大运遗产发布会:依托大运会经验,成都大学将发展体育赛事管理学科
坐落在成都大学校园内的大运村,无疑是此次大运会重要的大运遗产之一,在大运会结束后,成都大学将如何利用好大运村的大运遗产呢?
发布会现场,大运村执行副村长苏波从大力发展特色学科、推进场馆综合利用、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三方面进行介绍。
具体来说,一是依托大运村运营管理以及赛事服务积累的经验,成都大学将发展体育赛事管理学科,培养赛事运营、赛事策划方面的人才。大运村的文化互动体验区由成都大学传统工艺研究院改造而成,未来将更加注重挖掘传统工艺的历史文化内涵、技艺精髓以及精神内核,形成学科特色。
二是除了将所有大运村场馆转化为学校师生员工的教学生活空间之外,还将以此积极争取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和艺术文化活动,特别是落实场馆惠民、体育惠民的要求,推动场馆科学有序地向社会开放。
大运村闭村以后,成都大学将立即进行“村转校”工作,苏波介绍,“我们计划通过预约的方式向市民开放,参观代表团欢迎中心、代表团升旗广场、运动员餐厅、运动员公寓的样板间等大运村空间,并且我们还将开放大运村医疗中心,依托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向周边的市民提供三甲的诊疗服务。”
三是成都大学将加强与参赛大学生运动员所在高校的联系交流,努力扩大全球朋友圈,举办高层次的国际学术活动,开展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和科研创新合作,增强成都大学师生的全球流动性。
“大运会结束后,我们欢迎所有参加大运会的大学生运动员,只要来到成都,欢迎他们到成都大学,这个曾经他们在大运村的家来看一看、走一走。”苏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