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四川研发”玲龙一号全球首堆核心模块安装到位

来源:四川观察 2023年08月10日 15:51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面向国家战略需求,8月10日,“四川研发”的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项目迎来重大节点,首个核心模块在海南安装到位,为我国发展清洁能源、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贡献四川力量。

今天上午10点46分,在位于海南昌江的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项目现场,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顺利吊装到位,该模块由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两个关键主设备组合而成,相当于为“玲龙一号”装上了“心”和“肺”,对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它的一体化设计、模块化建造是最大亮点。 

记者了解到,玲龙一号蒸汽发生器是内置在反应堆压力容器里的,吊装前,它就已经在工厂与反应堆压力容器完成了组焊。相当于把核电站的“肺”和“心脏”集成在一起,提高了核电站安全性和可靠性,又极大地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经济性。  

而接下来,玲龙一号堆内构件、主泵等关键设备也将陆续进场安装。据了解,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反应堆玲龙一号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核能先进堆型示范工程之一,由位于成都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设计,可满足核能发电、工业蒸汽、区域供热、海水淡化等多种应用场景。该项目于2021年开工建设,计划2026年建成投运。 

据测算,玲龙一号发电功率12.5万千瓦,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0亿千瓦时,满足52.6万户家庭生活所需。此外,每台机组每年发电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8万吨,植树造林750万棵,可以大大减少我国化石能源的消耗,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除了“四川研发”,玲龙一号上还有许多“四川造”身影。在位于成都都江堰的华都公司,玲龙一号的关键设备——控制棒驱动机构正在加紧生产,预计今年年底发往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项目现场。

那么,控制棒驱动机构是做什么的呢?作为反应堆的“心脏开关”,控制棒驱动机构相当于反应堆的“油门”和“刹车”,负责反应堆的正常启停、调节功率和紧急停堆,它带动控制棒在反应堆内上下运动,可以根据用户的发电需求,来调节运行状态。

也就是说,控制棒驱动机构直接关系到反应堆的运行安全,设计、制造要求极高,因此,它在结构、工艺和材料上进行了优化提升,性能达到国际领先。

制造方介绍,过去,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密封壳中间有一条焊缝,现在,他们采用整体锻造材料和深孔加工工艺,实现了无焊缝一体化生产。而且,它的直径精度达到0.02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六分之一,确保了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据了解,玲龙一号主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全部实现了国产化,申请专利超过340件。目前,玲龙一号小型堆技术已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提升。

相关报道:全球首个陆上商用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核心模块吊装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