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项内容40条措施!成都17部门联合发文防治噪声污染
8月10日,记者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7个市级部门联合印发了《成都市深入打好噪声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对成都市“十四五”期间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
《方案》包含十项内容40条措施,要求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职责分工、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到2025年,全市全面实现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较2020年明显提升,达到四川省考核要求,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监管责任进一步明晰,治理水平稳步提高,噪声污染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噪声投诉量明显下降,声环境质量有效改善。
《方案》通过“四个突出”为成都市打好噪声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明方向。
一是突出制度体系建设,要求结合成都实际,完善噪声污染防治地方立法,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完善配套监管制度,从行业源头上杜绝或减少噪声污染。
二是突出职能分工,严格按照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职能职责分工,压实部门和属地政府监管责任,明确每一条工作措施的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促进全市上下协作配合、齐抓共管、联防联控。
三是突出分类治理,通过明确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社会生活四大类噪声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治理主体并完善相应的管控措施,以人为本,精准治污,推动噪声污染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四是突出能力支撑,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建立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监测、监管和执法能力。
下一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落实《噪声法》,立足成都市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际,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建宁静和谐的美丽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