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演两天前临时取消 演唱会主办方声明惹争议
离正式开演仅剩2天,演出却突然宣布“被迫取消”,称原因是银行单方面操作失误,导致资金未能到账。此话一出,乐迷们炸锅了。仅剩两天宣布取消演出,究竟是谁的责任?
开演前 款项还没汇给演出艺人
7月18日,歌手艾怡良和孙盛希共同宣布将于8月10日、8月12日分别在广州和深圳的LiveHouse举办联合演出。然而开演前2天,艺人方和主办方“胶囊娱乐”突然先后宣布演出取消。
8月8日,艾怡良在微博发文称:由于主办方未能于本次大队出发前完整履行合约之相关权利义务,经协调后,本公司站在维护艺人及团队演出权益之立场,取消本次如期出席演出之计划。
而主办方“胶囊娱乐”则发文表示,演出取消的原因为“银行单方面操作失误”——虽然多次与银行沟通尝试各种方法补救,但被银行通知已经来不及在约定时间内顺利到账。
主办方表示,在“其他一切因素(其中一方演出费、机票、酒店、设备、场地等)都准备好”的情况下,遗憾宣布演出“暂定延期”,票款将原路退回,并表示会在“重新演出开始时给大家一定的补偿”,但该篇声明并未给出再行举办的日期或具体的补偿方案。
稍后,孙盛希所属的滚石唱片亦发表声明,宣布孙盛希取消本次演出,理由与艾怡良方一致。
主办方声明引发巨大争议
据了解,该次演出于7月18日官宣,7月20日开票,票价分为早鸟票290元、正价票340元、VIP票380元三档,在开票后不久均告售罄。此次演出举办的场地为广州太空间、深圳SoFun,两家LiveHouse分别可容纳约1200人、900人。若按中间档位的票价340元估算,两场售罄演出的票房收入总计超过70万元。
购买了广州场门票的小G认为,主办方声称“其中一方演出费已准备好”,但两方艺人发出的声明都显示是主办方没有完整履行合约,“打脸”了这一说法。“更奇葩的是,主办方还甩锅给银行,活久见。”
记者致电就职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相关从业者,对方直言:“更像是主办方不想汇这个款,拿银行来顶锅。银行单方面操作失误这个理由太笼统了,是银行卡号不对,还是新手操作不当,总有个原因吧。”该从业者表示:“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借口。因为就算转错钱了,也能通过特殊业务办理,在短时间内退回或者是追回这笔账,然后再通过正确路径把这个钱划到对方账户里的。再说了,实在不行,就不能换一家银行吗?”
事件发生后,“胶囊娱乐”的官方微博也通过开启“一键防护”模式,关闭了转发及评论区内容的展示。
消费者的损失谁来承担?
江苏乐迷王子是一名刚成年的学生,经过长久的纠结后,她终于下定决心订好了从江苏南京飞往广州的机票。“昨晚刚做的决定,今天就毫无征兆地看到演出取消的消息,因为退机票白白损失了593元。”
欧阳则是从日本回国放暑假的留学生,家在湖南的他为了看这次演出,预订了高铁票和在广州三天的酒店,损失了一千多元,加上因为“在东京看到演出消息,马上就订机票回国了,临时买机票又多花了一千多。”欧阳在坐上高铁的一刻看到了取消的通知,“我真的崩溃到在高铁上大哭,留学生回国时间本来就不多,如果不能开为什么不早点通知?”
对于粉丝来说,刨去时间精力,账面上的票价也许还抵不过因演出取消造成的折损。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反映“买的高价黄牛票,不能全款退”“因为退票白白损失了几百块”。
虽然主办方“胶囊娱乐”公开表示会将票款原路退回并给予补偿,但截至发稿时,主办方并未给出具体的补偿方案。
此次事件并非个例。近一个月,“胶囊娱乐”已接连取消或延期了四场演出,如原定7月27日举办的生祥乐队和惘闻的联合演出,也因“生祥乐队部分乐手入境签注遇到困难”延期。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7、8月份,音乐演艺市场上至少有15个演出活动在官宣之后又宣布延期或取消,如青海帆船音乐节、中国·吉林市2023玫瑰音乐节、毛不易“幼鸟指南”巡回演唱会北京站等,其中多个主办方在公告中未明确解释原因。
律师:消费者维权难度大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清律律师事务所律师左璀璀向记者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36条第2款及第566条规定,若主办方确实存在违约事实,当事人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消费者可以首先联系主办方或票务网站,了解退票政策和退款程序,提供相关的证据、购票凭证等,要求主办方退还票款、对住宿及交通费用进行赔偿或提供其他合理的解决方案。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管理局、文旅局等有关部门提出投诉、举报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不过,左璀璀直言,总体来看,消费者的维权难度较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主办方的政策、票务网站的退款政策、购买保险的情况、特殊政策以及舆情的影响。此前有艺人临时取消演唱会后引发歌迷不满,最终以工作室全额补偿交通、住宿损失的形式告终,但此类情况并不常见。
“消费者购票前应该仔细阅读票务网站或主办方的退票政策和购票合同,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通过‘黄牛’等非官方途径购买的门票可能导致最终无法实现维权请求,故建议通过官方渠道购票,留存好具体的订单记录等证据。”最后,左璀璀提出一个折中的建议:“国内保险公司有面向消费者的演出取消、延误险等类型的险种,能够分担演出活动临时取消导致的经济损失,消费者可以选择性购买。”
有着七年国内头部音乐节主办方工作经验的小白告诉记者,音乐节频频因“不可抗力”延期或取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票房不佳。“主办方在开票后发现回本无望,只好断臂求生。”
然而,在已无票房之虑的情况下,出现开演前临时取消的情况实属罕见。
资料来源:中新网、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