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视频|首个全国生态日 成都亮出绿色低碳成绩单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8月16日 16:54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当天,全国生态日成都专场研讨活动,在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举行。本次活动由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承办,四川省林草碳汇创新联盟、成都铁路运输法院、四川省旅游学院生态法制研究中心共同协办。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近年来,在成都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指导下,有关部门单位、各区县紧密配合、通力协作,推动成都生态文明建设在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4年,成都市获批成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十三五”期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分别累计降低14.2%和21%,以年均1.6%的碳排放增长支撑起年均7.3%的经济增长,入选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获评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十四五”以来,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区(市)县增至13个,获评首届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公园城市论坛和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影响力持续扩大,绿色低碳正加快成为成都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

3a8bae9af0284225ab7f27021471c396.png

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上,2022年,全市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实现产值460亿元,同比增长170%,已布局产能超过200G瓦时;全市光伏产业实现产值326亿元、同比增长114%,成都造电池片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8%;全市氢能产业实现产值超过120亿元,增速约10%,打造绿氢之都和建设“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

近年来,成都聚焦交通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目标,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1万辆,居全国城市第六、非限购城市第一。2021年,全市清洁能源消费占比64.4%,比全国(25.5%)高38.9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45.9%,比全国(16.6%)高29.3个百分点。(2022年统计数据尚未公布)

在公园城市生态本底建设方面,成都坚持园中建城、城园相融,持续夯实生态本底。深入实施“五绿润城”行动,描绘“绿满蓉城、水润天府”图景,让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序生长。其中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城市“绿心”,是着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形成“一山连两翼”空间的格局,规划建设了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深入推进“增绿增景”“减人减房”,完成增绿增景23万亩,有序搬迁山区人口1.3万余人,区域森林覆盖率由54%提升至59.5%。而作为全国首批5个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位于龙门山区域,总面积1459平方公里。

2022年2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三部门联合印发的《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依托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研究设立西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8月15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首个全国生态日四川主场活动在宜宾举行。会上,按国务院有关批复精神,由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承建的西部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正式上线。平台着眼于推进生态权益供需对接,拓展市场各方参与价值实现模式、促进价值增值,是集生态产品品牌认证、生态价值实现试点示范、生态权益供需对接、生态绿金服务等核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a851eebd23544ed8a7b7983c03a775e5.png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四川法院(熊猫)司法碳普惠平台”上线仪式、“司法服务保障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法官工作站”揭牌仪式、“天府生态法治素养提升中心揭牌仪式”揭牌仪式、展示使用四川法院(熊猫)司法碳普惠平台购买核证林业碳汇进行司法替代修复案例等相关内容。最后,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还就生态价值实现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享交流。

下一步,成都将持续用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为建设美丽中国、大美四川贡献更多成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