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有我 感谢有您”,今晚向全体成都市民致敬
“大运有我,大运有我,大运有我们。感谢有你,感谢有你们,我们都是成都市民,我们都是大运主人翁,敞开怀抱,笑脸相迎。成都有我们,强国有我,强国有我们,我们是复兴征程上的追梦人。”
8月25日19:30,“大运有我 感谢有您”向成都市民致敬活动在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一号演播厅热烈举行。成都各行各业的市民代表共同参与表演的情景诗朗诵《大运有我,大运有我们》向在成都大运会所有努力付出、无私奉献的全体成都市民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正是因为有你们,成都大运才能如此精彩,烟火成都才会如此美丽。”来自成都大运会的工作人员代表、志愿者代表、成都市各行各业代表和市民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谋赛、营城、兴业、惠民”,以赛谋城提升了城市品质,也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充满青春活力的大运会给成都带来可感可知的能级飞跃,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全新场馆地标拔地而起、成都体育产业迅速崛起、无数消费新场景的建设等赛事的红利让我们感受到“成都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本场活动以“致全体市民的一封感谢信”作为主题脉络,来表达向城市及市民感谢、感恩之意,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主题宗旨。整场活动用温暖感人的基调,以极具人民性、群众性、艺术性的主题访谈晚会形式,展现“凝心成就活力大运,聚力绘就幸福底色”,讲好“成都故事、大运故事”。
活动先导片从一封“感谢信”开始。随着信的慢慢展开,大运会从筹办到成功举办这期间的点滴画面也展现在我们眼前。赛事志愿者、一线消防官兵、交警、环卫、通讯、电力保障人员、医护、市民群众、12345话务接线员、场馆建设者、成都舰官兵等等,每一位为成都大运会默默奉献的工作者,在自己的岗位工作的画面以碎片化呈现,配以抒情温暖的音乐,以及散文诗化的文案。最后所有画面汇集成一句“大运会感谢有您,成都感谢有您”。接着开场情景表演《蓉光》激情上演,致敬成都大运会奉献的每一个您,为您喝彩。
心系大运
感谢有您,致敬奉献者的您
本届成都大运会共设置比赛和训练场馆49处,分布于成都市15个区(市)。如何保证赛事准时准点进行,并把对市民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成都公安交警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基层工作者代表,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八分局勤务二中队中队长宋然在舞台上讲述了他和队友不辞辛劳,坚守岗位的故事。他自豪地表示,在大运盛会期间,他们中队负责的大运村、东安湖体育中心以及主要干道区域交通安全有序,没有发生一起追尾擦挂的交通事故。这些其实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广大市民朋友的配合,展现出了成都市民的文明素质。
杨建琼是龙泉驿区一位入行了10年的80后基层环卫工人,是大运环卫应急保障队伍的一员,也是孩子骄傲自豪的妈妈。在大运会期间,她主要负责大运村及附近地面的保洁工作,每天需归整清理大运村停车场100—200包的黑色塑料袋垃圾,并将这40—60斤一袋的垃圾一袋袋提上垃圾车。此外,她还肩负着大运村附近长约8公里的道路保洁,数10个安保点位的垃圾收集。
像杨大姐这样的环卫工作者还有很多,她们同样每天在酷暑下工作,早出晚归、高温劳动,只为扫亮这座城市,让大家看到更整洁文明的成都。无数为保障成都大运会顺利举办的基层工作者们,他们平凡工作背后都有着不平凡的故事。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岗位,奉献是一样的,爱是一样的。在活动现场,杨建琼在外地旅游的儿子,特别为妈妈送上了意外的惊喜。一段现场祝福的视频,一杯闪送的绿豆汤,这是爱双向的奔赴,特别的表达。在他们的故事后,童声合唱成都大运会推广曲《爱是一样的》,向千千万万这样的您,致以最高的敬意。
圆梦大运
感谢有您,致敬工作者的您
三年大运,离不开志愿者的现场保障,更离不开我们所有工作人员的后勤保障。在成都大运会上,世界看见了成都的魅力与精彩,也看见了志愿者服务的闪耀星光,他们用一言一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昂扬风貌,追光的人,终将光芒万丈。
开幕式“蓉宝”扮演者代表康鑫梦,是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的学生,从小就喜欢跳舞,喜欢舞台,这次能够参加成都大运会,她感到非常荣幸。大运会赛事侧志愿者代表代池是一名“网球赛事的球童”,其主要工作是捡球、传球,迅速用毛巾擦干雨后的场地。这次的志愿经历让他真正体会到了成都的魅力、大赛的魅力。代池的梦想是当一名网球国际裁判,能站在世界级比赛场上。活动现场,他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大运会网球赛事专用球,他表示这是参加大运会服务收到最美好的祝福,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大运会工作人员代表侯森浩、牛清云,是一对夫妇,结婚一年多以来,因为工作繁忙一直没时间举办婚礼。他们讲述了自己把大运时间变成人生芳华,生长开花的故事。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特别为他们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婚礼。在牛清云不知情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为新娘奉上头纱和鲜花,侯森浩现场深情表白,在现场及全国观众朋友的见证下,揭起新娘的头纱,与大家一起分享这甜蜜和幸福的时刻。
好客大运
感谢有您,致敬东道主的您
好客,是成都的风俗,是成都人的习惯。有客人来,总是拿出最好的状态、最好的美食来接待。面对不同的客人,有着不同的待客之道,主打“热情”二字。成都大运会期间,为了当好主人家,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身份的成都人都在努力。来自一线为代表团提供专车服务的成都“的姐”伍琼,83岁还在为宣传大运走街串巷的“共享奶奶”黄美英,他们的故事更是诠释了一个个普通成都人为这场盛会的身体力行、锦上添花,向世界呈现“有客自远方来”的成都时代版本。
活动最后,成都大运会的志愿者代表、成都市民代表、各行各业代表共同将自己参与大运会期间的故事,通过情景诗《大运有我,大运有我们》朗诵的方式,向所有努力付出、无私奉献的全体市民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大运有我,大运有我们。成都有我,成都有我们。未来有我,未来有我们。让我们共勉、共进、共同在成都成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