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演唱会扎堆!火热的演出市场带动成都文旅消费
近日,关于成都演唱会的话题热议不断,不少相关话题冲上热搜,8月25日、26日,2023李宇春周末愉快演唱会成都站在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综合体育馆连演两天;26日,刘雨昕“2023仙那度巡回演唱会”成都站同天开唱……紧接着,五月天、张学友、蔡依林、杨丞琳等知名歌手巡回演唱会也将接连登陆蓉城。
图据@李宇春疯狂工作室
歌迷们惊喜地发现,从8月下旬开始的未来2个月,成都几乎每周都有大型演唱会。网友直呼:“下半年的成都,堪称追星天堂,是当之无愧的演唱会之都!”
纵观当前成都的演出市场,热度一路攀升,而且几乎场场火爆。明星演唱会“一票难求”的背后,演唱会对城市意味着什么?成都演出市场又为何这么火?
演出市场井喷式爆发
成都演唱会市场到底有多火?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9.33万场,同比增长400.86%;观众人数6223.66万人次,同比增长超10倍。而成都作为“演出重镇”,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演出市场便呈现出了迅猛增长的势头。截至五月,成都今年在大型演唱会举办数量上,排行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广州,在新一线城市中排行第一。
这样的火热还将持续到今年下半年。光是8月-10月,凤凰山体育公园将迎来张学友、杨丞琳等多位明星的演唱会,成都金融城演艺中心将迎来郁可唯、告五人、痛仰等演唱会,东安湖体育公园还有五月天、蔡依林、薛之谦演唱会,四川大剧场有小野丽莎演唱会,成都麓湖水上剧场将迎来少年进化论等演唱会,正火艺术中心将迎来乃万、麦小兜等演唱会,华熙LIVE·528M空间将迎来苏醒演唱会。
除了多位明星演唱会扎堆成都,传统文化扛鼎之作《只此青绿》、2023星巢秘境音乐节、ZERO INFINITY电音节都将在接下来三个月上演,演出市场井喷,粉丝们不是在抢票就是“在抢票的路上”,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市,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演唱会带动文旅消费热
一场又一场火爆的演唱会,也催生了成都“文旅消费热”。随着跨城观演的比例上涨,“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新趋势,除带动线下票务市场、线上直播、周边衍生品之外,更是拉动了交通出行、住宿餐饮、商超购物等一系列潜在的城市消费。每次演唱会期间,场馆附近的酒店、餐饮等文旅消费都会被迅速带动,为城市“吸粉”。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2023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共计506场,票房收入24.97亿元,观众人数550.10万人次。其中,二季度演出428场,环比增长448.72%,演出票房收入22.31亿元,环比增长738.6%;观众人数482.33万人次,环比增长611.71%。
图据@李宇春疯狂工作室
另据成都市文广旅局近日发布的数据,目前,成都各类市场化的音乐节会年均举办超2000场次、演出票房近4.5亿元,带动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经济效益约33.5亿元,传递出成都演出市场的消费活力和强劲复苏信号。尤其是不少省外观众“跨城观演”后顺便旅游,成为今年四川文旅消费新增长极。
“国际音乐之都”建设成果显著
成都演出市场的持续火热与“三成三都”的建设密不可分。早在2018年,成都就提炼出“三城三都”作为建设世界名城的时代表达,其中“国际音乐之都”赫然在列。5年来,成都放眼世界、对标国际、系统谋划、开拓创新,紧紧围绕“三城三都”城市品牌目标,努力打造彰显中华文明魅力、天府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2022年,成都音乐产值达503亿元,现有专业音乐演艺场馆76个、座位总数超5万座,载体空间建设相当完备。此外,成都正在着力打造音乐产业集群,挖掘独特的产业价值:目前已汇集音乐企业3500余家、音乐演艺品牌21个,音乐产业集聚区4个、音乐特色小镇5个,各类市场化的音乐节会年均举办超2000场次、演出票房近4.5亿元,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国音乐演艺“第三城”。
不仅如此,成都还积极打造新兴体育场馆并不断提质升级,设施综合水平进入全国第五,为演出活动提供了大量优良载体,如以举办成都大运会为契机,新建改建大运场馆49座,而体育馆的“大空间”可满足业态多元融合,实现文艺演出等周边活动的场景共域……这些措施的有力开展,均为演唱会的落地及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基础。
而接下来,成都还提出,将持续建好建强“三城三都”,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打造成都音乐坊、东郊记忆等音乐园区,举办音乐演出1500场次以上,让人文成都更加彰显中华文明、 巴蜀魅力、时代精神。可以预见,未来的成都,还有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