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度深观察|一场全球性质量盛会,透视成都“质量强市”发展密码
9月1日,备受瞩目的第五届中国质量(成都)大会将在成都开幕,数百嘉宾齐聚蓉城共话质量发展大计。
质量是什么?为什么要举办这一大会?这一全球性的质量盛会,又缘何花落成都?也许可以从成都近年来坚定不移加强“质量强市”的一系列实践中寻到答案。
什么是质量?
质量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但质量的概念是什么,综合权威质量专家观点,质量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从供给侧、产品和服务本身特性的角度,认为质量是生产的产品和传递的服务,其可测量的特性能够满足一组可量化的要求;二是从需求侧、满足市场需求的角度,认为质量是指满足顾客使用和消费的期望。三是从供需两侧,产品和服务本身的特性及满足市场需求两个角度定义质量,如产品的合格证、市场监管部门的质量抽检等,都是很直观的体现。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质量,质量文化传承历史悠久,成果灿若星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陶寺出土的圭尺属圭表日影测量仪器系统,可用于确定节令、大地幅员测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计量器具之一;屹立1400多年的赵州桥结构设计科学、建造工艺独特,是我国建筑工程高质量的标杆……精确测量、精工制造,以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的质量管理理念,共同构建了中华传统质量文化体系。文化载道,薪火相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更是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相继制定了产品质量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实施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设立国家质量奖励制度,启动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经不懈努力,中国的质量环境不断改善,许多工业消费品、机电设备和原材料产品的质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高铁、核电等领域质量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制造在质量的支撑下畅销全球。
从2014年首次举办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以来,中国持续召开中国质量(上海)大会、中国质量(深圳)大会、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开创了中国质量发展的新历史。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持续推动质量强国建设、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有力见证。本次大会基于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经济复苏问题,以“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为主题,将向全世界彰显我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凝聚以质量提升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经济复苏等方面的共识,传递出“中国制造”的变革与创新,让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惠及人民。
质量为何重要?
大到国家发展,小到日常生活,都得谈到“质量”。质量是制造业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既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表征;还是科技创新、管理能力、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更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向2021年中国质量(杭州)大会的致贺信指出:“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这一表述更是从更高层次对质量的重要性进行了定性。
质量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的重要性更加体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公认的制造业大国,虽然“中国制造”销往全球、享誉世界,但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拥有自主品牌较少、产品质量不高等仍是我们要直面的问题。伴随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产业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竞争高端化渐成全球经济发展必然趋势。“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是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的竞争需要,更是建设质量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
质量是人民幸福生活的追求。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质量的优劣最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生活的体验。近年来,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不断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品质实现了质的突破。但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止步,对于高质量的要求从不停歇,要客观地看到,我国还存在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一些领域假冒伪劣和低质化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就是要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守牢质量安全底线,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多样化、多层级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质量是国家对外交流的保障。千百年前,精美的丝绸、精制的瓷器等中国优质产品走向世界,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今天,中国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比如“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亮丽名片”高铁,之所以能够成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抢手货”,与品质有关;外国网友感叹“中国手机好用到难以置信”,在国外甚至被“山寨”,也与品质有关。事实有力证明,质量问题不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有利于加强国际质量交流合作,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从满足数量到追求质量,体现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国经济恢复面临不少挑战。在这个时候,坚持高规格举办“中国质量大会”,贯彻对质量的高标准要求,皆因我们对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的中国经济,国家总体向好的基本面充满信心。
为什么是成都?
作为在中国举办的双年度国际性质量会议,中国质量大会是中国质量领域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会议,也是国际质量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已成功举办4届。第五届大会落户成都,也是首次在西部省市举行。
为什么是成都?近年来,成都城市影响力的提升有目共睹,就质量发展工作来说,2018年,成都获得中国质量奖城市奖,这既是副省级城市中仅有的两个获奖城市之一,也是西部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从产业质量来看,连续6年在省政府质量考核中获得A级评定首位。从产品质量来看,市级工业品抽检合格率长期保持94.5%,消费品抽检合格率长期保持93.7%,食品药品抽检合格率99%。从服务质量来看,位居2022年度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第一位,连续14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此外,从质量品牌的培育来看,全市有8家组织和2名个人共计15次获得中国质量奖,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成都质量实力的有力印证。
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产线
近年来,成都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推动质量强市建设,聚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质量发展新高地。仅今年3月,成都就一口气推出了《成都市制造业创新驱动行动计划》《“成都智造”品牌培育行动计划》等6个行动计划,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质量发展新高地提供了澎湃动能。
今天,第五届中国质量(成都)大会盛大开幕,于这座城市而言,是认可,亦是机遇。借此契机,全市将通过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先进做法,加强合作交流,全面提升成都产业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争取为质量强市建设注入更多活力,让“成都智造”“成都创造”成果不断涌现,进一步助力成都加快打造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引领带动西部地区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蓉城未来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