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到2027年,四川将建成7家天府实验室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9月05日 23:31

近日,四川省科技厅出台《科技创新支撑服务“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实施高能级创新平台牵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体集群培育等7大行动,明确到2027年,四川将建成天府实验室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5家,新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0家。具体来看:

在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方面,《实施方案》关注国家实验室、天府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科技成果产出水平提升,包括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基地),推进首批天府实验室聚焦光电与集成电路、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生命健康、碳中和等领域加强技术攻关,组建第二批天府实验室等。

为让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应用,实验室“重组”被强调:推动高分子材料、地质灾害等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新建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全面优化重组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体系。到2027年,建成天府实验室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5家,新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0家。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针对具体产业,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围绕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编制重点产业创新图谱,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培育重大创新产品等。对白酒、川烟、川茶、中药等传统产业,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加快制造装备及产品升级。到2027年,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10个左右,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

科技创新也将在全省范围“落地开花”。《实施方案》强调,省市县联动,打造一批“高含金量”的特色示范性场景,涉及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此外,推动重大科技专项成果在市(州)转移转化,支持市(州)打造各具特色的中试研发平台,支持市(州)、县(市、区)建立创新型企业培育库,打造一批核心技术突出、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群体。

《实施方案》特别提出,支持各市(州)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和特色,聚焦区域发展重点和方向,建立完善区域特色科技创新体系等,到2027年,建成国家和省级创新型城市10个左右。推动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构建成渝中线科创走廊、高新技术产业带、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创新发展带、长江上游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带“一廊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