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时评|九一八 不可忘却的纪念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9月18日 07:32

0.jpeg

9月18日,凄厉的警报声响彻中华大地。

不忘历史,警钟长鸣。每年这一天,铭记“九一八”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并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图片

▲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军装甲部队侵入沈阳市 图据人民日报

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之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中国东北全部沦陷,烧杀抢掠,3000多万中华儿女惨遭涂炭。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时危如累卵的中国,急需一支能力挽狂澜的力量。

“九一八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出了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推动下,东北人民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纷纷组成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同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无数仁人志士奔赴东北,投身抗日洪流。

图片

▲东北抗日联军骑兵部队 图据人民日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王德泰、许亨植、小孤山十二烈士……数万名将士血染疆场,亿万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最终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如今92年已经过去,中国大地上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这些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不敢忘,也不会忘。

不忘“九一八”,就是时刻提醒自己落后就要挨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衰败,在“不抵抗”的政策下,中华民族受足了欺辱。如今,我们好不容易从苦难中走来,唯有更加努力奋斗,不断壮大国家综合实力,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忘“九一八”,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战争。期间形成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历史无法重来,但未来可以书写。如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更加奋发图强,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