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金熊猫访谈|任仲伦:首届金熊猫奖特点突出 “更开放、更包容、更多元”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9月15日 20:09

首届金熊猫奖将于9月19日至20日在成都举行,届时将颁发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4大单元共25个奖项。9月15日,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嘉宾、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接受了看度新闻在内的媒体团的采访,他表示,首届金熊猫奖表现出更开放、更包容、更多元的特点,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用不同题材的作品,表达了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

fcapp_c4fab100-897e-4782-88a1-9da26e213f5c_1694754012726.JPG-cgwapimg.jpg

人物名片

任仲伦,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曾任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总裁、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出品人奖、中国电视剧杰出出品人奖、全国文化产业优秀人物奖、全国上市公司优秀董事长奖等荣誉。

Q:您是首届金熊猫奖初评委代表,对本届金熊猫的参赛作品有何整体印象?

A:这次有幸担任金熊猫奖电影单元的初评委,从我们看到的这些影片来看,它们呈现了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来源广泛,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导演来参赛,征集作品总数达到了7024部。

第二个特点,大多体现了不同国家的创作者对艺术的追求,不管从哪个角度去讲述故事,也不管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都体现了对人类情感真、善、美的表达。电影单元入围的几部影片,无论《乔乔的异想世界》《白塔之光》,还是《最后一场胶片电影放映》《流浪地球2》,它们题材不同,但背后的情感是共通的,那就是弘扬真、善、美。

第三个特点,是特别鲜明的,就是这些影片实际上都融合了当下电影制作工业的新技术、新手段、新语言。

就总体印象,本届金熊猫奖获得提名的电影水准是相当不错的,代表了当今世界电影的基本水准和追求。

Q:在您看来,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有何特点?

A:金熊猫奖着重世界文化的交流,提高我们文化的传播力和话语权,其奖项设计更开放、更包容、更多元,除了电影以外,还有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我参加过许多奖项的评选,一般来讲电影节就是专门评选电影作品,电视节可能就评选电视作品。首届金熊猫奖奖项涵盖了当今一些主要的影视艺术样式,更具有包容性,更具有推动力,或者说更具有影响力。

Q:发挥电影文化载体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电影创作者的重要使命。如何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与世界各地的其他观众实现共情?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A:金熊猫奖一个根本的宗旨,就是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交融。从这个基础上来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就是中国电影工作者一个首要的任务。在塑造好本民族艺术形象的基础之上,要着眼于去表达、触摸人类的共通情感,表达人们对真、善、美这些东西的向往。

同时,我们拍摄的作品,除了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以外,还要更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对电影观众共通的情感进行探索、表达,达到一种共情共生的感觉。金熊猫奖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引领着这个方向,我相信对整个中国的文艺创作,尤其是提高我们文艺创作的世界影响力,是功不可没的。

Q:作为电影投资者和电影产业经营管理者,您近几年一直在呼吁、坚持电影技术革新,在您看来,电影技术的革新是如何保障行业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的?

A:我一直有个观点就是电影技术其实是拉动电影发展的“火车”。它一诞生就依赖着我们的工业文明,所以相较于文学,电影的变动性、创新性更加迅速。文学从形式上来讲是比较稳定的,而每一个技术的发展都会带动电影的发展,从今天来看,我们无论是进入了5G时代,还是数字时代,都给电影的传情达意提供了新的手段,更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变得越来越鲜明、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富有成果。我们也关注到,在中外的一些电影制作当中,除了导演、演员、摄影、美术这些传统的主创人员,还出现了更多像视效指导、视觉工程师,这完全是技术发展背景之下产生的新的电影制作者。

当然,除了响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外,我们也不能放弃艺术本身的力量。对人、对社会进步、对人类情感的思考和表达,依然是电影最核心的内容。艺术和技术始终是电影发展的一对翅膀,少了谁都不行。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