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护航城市美好生活
层层设防,步步为营,筑起全面、立体的网络安全防线,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护卫人民美好生活。
近期上映的热门电影《孤注一掷》,用大银幕将骇人的境外网络诈骗内幕进行艺术性呈现,引发网友热议。取材于上万起真实诈骗案例的《孤注一掷》再次提醒:网络是把双刃剑,当我们在享受网络便利时,千万不要忘了网络风险。
今年已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举办的第十个年头。自2014年我国举办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来,各地广泛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家庭等活动,宣传了网络安全理念、普及了网络安全知识、推广了网络安全技能,有力推动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的提升。
但维护网络安全,追求永无止境。面对技术衍进、花样翻新的网络骗局、骗术,唯有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才能安全守护我们的生活。
9月11日,为期7天的2023年成都市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为人们提供了学习网络安全技能、提升网络安全意识的丰富场景。
今年活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将开展一场公众体验活动、一场网络安全沙龙、六大系列主题日活动和N场区(市)县网络安全群众宣传活动。其中,引人瞩目的网络安全宣传周公众体验活动,11日至16日在位于交大路的凯德广场(金牛店)外广场开展。
用安全意识
筑起网络安全第一道屏障
不论是网络世界,还是社会领域,意识不到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人们是否清楚网络风险来自哪里?常见的风险点有哪些?新型骗术有哪些?为何面对同一骗术,有人上当、有人“免疫”?这背后最大的分水岭,便是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在线”,就筑起了网络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今年网络安全宣传周上,“哪有天降馅饼,只有网络陷阱。”“任凭诈骗千万变,我不转账应万变。”……纷繁多样的网络安全警示“化身”浅显轻快的网络安全语录,市民秒懂的同时,网络安全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在交大路的公众体验活动现场,以八大趣味主题板块,覆盖超30种网络安全常见风险场景,为市民提供好耍、好看、好学的“科普盛宴”。
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需要长短兼顾,持久不懈。日常的网络安全知识学习,可以培养个人的“网商”,帮助我们识风险、辨真伪;像网络安全宣传周这样的体验式、集中式宣传,深入浅出,寓学于乐,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需要兼顾重点人群和领域。9月11日至17日期间,校园日、电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个人信息保护日等主题日活动相继展开,主题不重样、受众不重样,让网络安全理念播撒至社区、校园、电信营业厅、银行等重点领域和场景,线上线下形成宣传合力,营造浓厚的网络安全氛围。
用网络技术
筑起网络安全第二道屏障
黑客攻击、电话诈骗、网恋“杀猪盘”、虚假投资、网络赌博……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骗局“魔高一尺”,反诈宣传更要“道高一丈”。
以技术为网络安全提供硬核支撑。例如量子通信技术、云安全技术、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可以有效地保护网络的安全性,防止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
以技术提升网络安全的应急响应能力。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是城市、企事业单位很重要的能力建设,面对风险漏洞,我们需要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解决问题。
近年来,成都持续加强网络安全技术能力建设,聚集了中国网安、亚信安全、卫士通、科来、无糖等一批特色网安企业,共建共护清朗安全的网络空间。
用产业发展
筑牢网络安全第三道屏障
网络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产业赋能。网络信息安全产业,是成都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部分,更担负着守卫网络安全的重任。
作为国家重点布局的网络安全产业化三大基地之一,成都正加快打造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产业集群,为网络安全助力。
2022年,成都网络安全产业实现营收467亿元,居全国前列。今年2月,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成渝地区)在蓉正式授牌。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落地,将进一步增强成都网络安全综合实力。截至目前,成都累计15个项目入围国家级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成都网络安全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网络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层层设防,步步为营,筑起全面、立体的网络安全防线,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护卫人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