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视频 | 回望抚琴台 纪念永陵考古发掘八十周年特展正式亮相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9月24日 15:12

八十年前的9月23日,自1940年因修建防空洞意外发现的永陵,顺利完成考古发掘。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前辈学者的卓越贡献,更好地发挥文物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中的作用,有效地利用考古和文物成果弘扬传播天府文化。在八十年后的今天,回望抚琴台——纪念永陵考古发掘八十周年特展也正式与市民游客亮相。

记者了解到,本次特展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文物局)指导,四川博物院、四川省档案馆特别支持,成都永陵博物馆主办。展览将回顾和致敬永陵考古发掘 80 年来的历史发展、保护历程以及考古研究人员,揭示永陵作为五代十国时期最珍贵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让观众重温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往事。

451c4c2208914cf1adcb78bac7cf5c31.png

本次展览内容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多个重要历史节点全面反映永陵考古发掘完成80年来一步一个脚印迈出的历程与变化。

1940 因修建防空洞意外发现永陵。

1943 永陵考古发掘在战火中顺利完成。

1948 永陵出土文物在皇城明远楼首次全面公开。

1961 王建墓(永陵)被国务院设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4 由冯汉骥撰写的《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正式出版。

1979 历经多次维修后的永陵园区正式对外开放。

1990 “王建墓博物馆”正式设立并完成揭顶大维修。

2005 联合四川博物院举办“国宝回家——永陵出土文物精品展”。

2015 永陵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全部完成全新的综合馆投入使用。

2020 永陵出品国乐观念剧《伎乐·24》在四川大剧院公演。

c57b88605e39468cbc85cf57e99d7a6a.png

展览致力于呈现精炼而提炼的信息,带领观众踏上一段时光之旅。通过复原场景、声音、灯光、电子技术和图像等多种手段,展现了时代背景,颂扬了中国考古和文博工作者在艰难困苦中保护和传承文明瑰宝的不屈精神,力求突出纪实性、纪念性、教育性、互动性、趣味性等多个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考古纪实,承蒙四川博物院与四川省档案馆的鼎力协助,搜集整理一批永陵相关的历史老照片、现场测绘图、民国报纸、发掘档案等,真实地反映以冯汉骥、吴金鼎为代表的考古学者发掘的全过程,呈现了当时的场景和实际情况。

二、彰显人物纪念,展示了与当年永陵考古发掘相关的我国考古文博界诸多前辈大师们的个人生平事迹、学术成果,在文物展品部分也通过搜集考古人员相关学术成果、工作手记、书信等,从多个角度缅怀大师业绩。

6bdde33ecd284fa0874fac806f6978de.png

三、强调发掘意义,突出战争年代永陵考古发掘的重要意义和出土文物展览所产生的强烈社会影响,展示当时媒体的关注以及对抗战象征意义的阐释,将历史文物的重要性传递给观众。

四、凸显文物保护工作,挖掘梳理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和永陵的保护管理者们长期以来的研究、宣传工作成果,突显持续的努力和辉煌的成绩。承蒙冯汉骥与刘复章后人协助,整理完善了以冯汉骥、刘复章为代表的永陵保护工作者的成绩,以小见大,反映80年来永陵在保护和发展各方面的规划,以及各级主管部门对永陵保护发展的重视、支持和关心。

五、趣味互动设计,以永陵石刻艺术“二十四伎乐”为亮点进行创意设计,制作安装互动艺术打卡装置,为观众呈现新颖、生动的形式,增强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2efc2a1c05f4bdfa66b1e6127690e85.png

2f2fcae1b5ae453f88f64e5595c17bb7.png

为配合本次展览,作为永陵发掘重要成员之一的冯汉骥的学生,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老师,也特意在9月23日为公众带来了一场“八年抗战中的四川”沙龙讲座,让观众们更好地了解永陵精彩的考古发掘故事。本次展览时间为2023年9月22日至2024年2月25日。每一个进入历史档案的图像、陈辞和描绘都成为展览中的一段铭记,让人感慨万千,深思不已。

915e1e8e232e49f1815ceb2b347328a3.png

回望抚琴台,从1943年到2023年,历经八十载春秋的永陵再次焕发生机。八十年来从发掘完成到保护发展,不仅是先辈考古学家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凯歌,也是一代代文博人不忘初心、赓续奋进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永陵“文博人”依托永陵的保护与发展,先后进行多次保护和维修工作,以期保存历史的真实。未来,永陵文博工作者也将继续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不断扩大博物馆科研工作的方向和内容,促进博物馆事业自身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历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