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食堂硕鼠何时消?
高校食堂再次被曝出,有学生在饭菜中吃到了疑似是老鼠头的东西。这么一个敏感词,当然很快上了热搜。涉事的华北理工大学很快在官网发布公告,食堂承包商是宁波市江徽美食餐饮有限公司,今年7月底才中标,2023年10月10日,该公司违反食品卫生相关规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食品卫生问题。经研究决定,解除与其之间的委托经营合同,并将依法依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这一回,学校的反应很快,学生发现异物是中午11点22分,当晚,学校的处理意见就出来了。虽然没提这东西究竟是不是鼠头,但从网上曝光的这张图片来看,这块带有毛发或者胡须的黑色物体不太像是食堂工作人员所说的“牛肉”。
食品安全,向来兹事体大,尤其是学校里的食堂,可这些年,经常出问题的偏偏就是这学校里的食堂。为什么其他地方的食堂,就不那么容易出事儿呢?很简单,因为学生没得选。成年人但凡觉得食堂的菜难吃、价格贵、或者不卫生,马上就能走人,换个地方吃或者叫外卖,不用担心毕不了业,更不用饿着肚子接着上课。可学校呢?外卖不能进,也不是所有父母都有条件给孩子送菜,即便是大学生,也没有那个经济条件顿顿在外面吃。
所以啊,学校食堂考虑的问题不是饭菜能不能让学生满意,而是能不能让掌握决定权的人满意,让承包商进来。所以很多时候,招标完了,检查过了,食堂经营者往往就开始松懈了。有点儿良心的呢,就算难吃,但至少干净,给学生们积攒一点儿“黑暗料理”的素材,良心少一点儿的,那是荤菜变素菜,素菜直接变荤菜了:鼠头、菜虫、甚至其他更恶心的东西。做人得有底线,做企业更应该有底线,学校食堂不是唐僧肉,你一口来我一口。学校的食堂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学生们吃饭就等于是在开盲盒,经常是味同嚼蜡,偶尔有鼠头鸭脖,有时候吃不饱,有时候啊——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