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星云”与“古蜀之眼”跨越时空对话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场馆正式亮相
菁蓉湖畔,一朵银色“星云”正在徐徐展开。今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场馆成都科幻馆正式亮相。
成都科幻馆位于成都市郫都区菁蓉湖畔,是本届世界科幻大会的开、闭幕式、雨果奖颁奖主场地。整个场馆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总建筑高度为31.9米,包含颁奖典礼剧场大厅、雨果博物馆和会议厅。
“银色星云”诠释科学与科幻主题
成都科幻馆采用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星云”方案,建筑“触角”呈放射状向不同方向延伸东西向最长约208米,南北向最长约251米,场馆设计从“星云”形态获取灵感,以自由、扩散、无界的未来建筑形象诠释科学与科幻主题。
成都科幻馆 图据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
从外面望去,科幻馆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银色的光泽。据了解,科幻馆立面幕墙由约3万平方米的蜂窝铝板与8千平方米的玻璃共同构成庞大、复杂且具有科幻色彩的银色幕墙。超大的玻璃幕墙,高度从2米到11米不等,随着吊顶网架和结构起伏波动,其中最大的玻璃宽2.4米、高11.8米,重达4吨。
成都科幻馆 图据成都市郫都区
“利用星云的多变多姿、无边无际的形态,恰好能引发大众对宇宙和未知的探索。中建三局西南公司成都科幻馆项目总工程师李树文表示,外立面幕墙铝板的金属光泽和玻璃的通透性也展示了场馆的科技感与未来感。
据李树文介绍,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呈现出完美流畅的的建筑外形,项目团队依托于精确的BIM模型系统,采用3D扫描仪对已安装的网架钢结构整体进行扫描等,实行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加工、安装精度和施工效率,最终将科幻“星云”变成了现实。
成都科幻馆 图据成都市郫都区
“古蜀之眼”与现代文明时空对话
走进成都科幻馆,馆内整体色调以蓝色、灰色为主,映入眼帘的是漂浮状态的“星云”屋顶上,嵌有一块水滴状的玻璃采光顶,这便是“科幻之眼”。
整个“星云”屋顶面积达1.8万平方米,采用金属制成,散发着银色光泽。“科幻之眼”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三星堆的黄金面具。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恰好是古蜀文明历史中瑰丽的一笔。这只从古蜀文化中提取的“神秘之眼”融入在了“星云”屋顶造型之中。
成都科幻馆 图据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
“科幻之眼”面积达1382平方米,寓意着宇宙年龄138.2亿年。“‘科幻之眼’也可以直接远望,类似于去看宇宙的感觉。”李树文补充道。“我们利用古蜀文明的文化和现代科幻相结合,实现了现代文明与古蜀文化上千年的对话。”
从天空中俯瞰,整个屋面将象征神秘古蜀文明的“古蜀之眼”和代表成都现代科幻的“科幻之眼”在千年后跨越时空,诉说着三千年古蜀文物与现代建筑的神奇互动,为成都这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时空隧道”跨越千年的遥相呼应
在建筑地下一层的步行通道被打造成沉浸式的“时空隧道”,位于“科幻之眼”的下方。
时空隧道
整条“时空隧道”以宇宙和星空的形态,不断变幻,通过声光电效果,呈现出不同的沉浸式感受。“科幻大会期间,这条隧道作为一个主通道,相当于是必经之路。”中建东方装饰成都科幻馆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条“时空隧道”与“科幻之眼”是跨越千年的遥相呼应,穿梭于此能够步步欣赏科学、科幻之美。
“科幻之眼”与“天梯”交相呼应
进入“时空隧道”坐上扶梯,就到达了中庭,这个电梯口也有一个科幻的名字,叫“火山口”,一旁浮升的“天梯”恰如火箭飞天的感觉。
此外,在成都科幻馆首层围绕中庭设置雨果厅、主题展区及博物馆三大主题空间,在建筑二层和三层为大会论坛沙龙区。二层是主会场的太阳厅、木星厅、金星厅和月球厅,近200场主题沙龙将在此举行。目前,这些展厅均已准备就绪。
成都科幻馆会场
作为本届大会的主会场,总面积达3500平米的雨果厅,可以容纳3500人。届时,科幻大会的“三大盛典”——开幕式、雨果奖颁奖典礼、闭幕式将分别于10月18日20时、10月21日19时、10月22日18时在成都科幻馆雨果厅内举行。
还有五天,全球科幻大咖将齐聚成都科幻馆,让我们期待现代科幻与神秘的古蜀文明在天府之国碰撞出的灿烂火花,共同迎接这场全球科幻盛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