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大熊猫穿越时空虫洞向科幻致敬 2023雨果奖奖杯长这样!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10月18日 21:25

10月18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盛大开幕。开幕式上,本届雨果奖奖杯公开亮相,奖杯底座也随之揭晓。

作为历届世界科幻大会期间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奖杯外形以一枚代表人类飞翔梦想的火箭呈现,其中更受幻迷们关注的是雨果奖奖杯的底座设计图案。据悉,每一届世界科幻大会落户到一个城市,都将以这座城市为名,奖杯底座也充分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元素。

3.png

因此,成都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奖杯底座,第一次出现了中国文化元素。只见奖杯上,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从时空虫洞中探出头来,用双手拥抱着象征着无限想象与可能的雨果奖火箭,眼里充满热情与希望。

对于底座所带有的含义,设计团队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设计的最终命题是开放式的。我们希望,每个人拿在手里看它时,每个面都有不一样的感觉。”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奖杯底座设计师刘程说,设计团队将奖杯底座解读的权力交给了读者,交给了获奖者,每个人或许会有不同的解读。例如,大熊猫招手的动作,既可以理解为对未来招手,也可以看作是对过去说再见。同时,隐藏在传送门后的半个身体,是蹲,是坐,抑或是漂浮在太空之中,都是留给人们遐想的空间,“就像许多科幻电影都有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一样”。

除了本届雨果奖奖杯,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题展区,记者还见到了过往15届雨果奖奖杯,它们的设计也有着独有的特点。

3fea89c70cca4927843ea9aa4d387060.png

1943年回溯雨果奖

1.png

1943年回溯雨果奖奖杯底座是纪念圣何塞曾经常见的果园(在20世纪40年代初,樱桃仍然是心之欢乐谷的顶级经济作物之一),背板是为纪念圣何塞银河塔创作的激光蚀刻图像,它本身就是对历史悠久的圣何塞电气塔的致敬,该塔建于1881年,使圣何塞成为落基山脉以西第一个电气化的市中心。

2011年雨果奖

2.png

身处革新时代的“新边界”,给了2011年雨果奖奖杯设计者很大启发,设计者联想到其他世界和其他种类的生命,以及人们对外星生命的寻找和探索。设计者在众多来自土卫二、木卫四的深海生物和和海神星表面的生物图片中获得灵感,并采用玻璃工艺来展示这些元素。

2015年雨果奖

3.png

2015年,刘慈欣《三体(第一部)》英文版在当年获得“最佳长篇小说”奖,成为首次获得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的中国作品。《三体》的获奖,不仅让全世界的科幻迷首次感受到东方科幻的独特魅力和强大世界观,更是启迪了无数新一代科幻迷敢于仰望星空探索科幻的边界,同时,《三体》的成功,更是带动了包括出版、电影、电视、文创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2018年雨果奖

4.png

2018年雨果奖奖杯底座设计,参考了利克天文台用以致敬加利福尼亚州在天文方面的成就的灵感,每个底座都由青铜铸造,并单独编号。

资料综合: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