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央视关注丨中国科幻已经走到哪儿了?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10月24日 09:46

10月23日晚,总台央视新闻频道CCTV-13《新闻1+1》栏目播出《中国科幻:已经走到哪儿了?》新闻报道,整期节目21分钟,将镜头聚焦到了10月22日晚在成都闭幕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

科幻大会闭幕 2023雨果奖揭晓

10月22日,为期5天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科幻馆圆满闭幕。本次大会主题为“共生纪元”,共举办200多场活动,汇聚国内外顶尖科幻作家、产业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共话科幻产业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10月21日,世界科幻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之一“2023雨果奖”在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揭晓,中国科幻作家海漄凭借小说《时空画师》获得最佳短中篇小说奖。本次雨果奖名单中,中国作品及人员获得的奖项类别丰富、人数众多,为历届之最,创中国科幻新高地,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科幻近年来的发展壮大。

“雨果奖”获得者海涯:

很早之前“入坑”科幻 目前仍以短中篇小说创作为主

海漄说,他很早之前就已经是一个科幻迷,小时候在书店里面就已经培养了对这个类型的爱好。而他“入坑”科幻大概是在2002年左右。“当时我看到了两篇科幻作品,一篇就是大刘的《吞食者与人类》,另外一篇是潘海天的《饿塔》。这两篇作品直接让我沉迷其中,陷入很疯狂的一种状态,去搜寻市面上所有的科幻作品去看、去阅读。”海漄坦言,喜爱到了一定程度,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想尝试去写。

1.png

谈及科幻写作之路,海漄说,自己把写作当作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正式的事情,可能是从2018年、2019年左右开始的。但实际上写作的时间,包括开始进展的时间是更早了。“并不是说之前没有任何的积累和练习,从2018年之后就突然爆发了灵感,只是说从那之后,随着自己心态的变化,慢慢会变得更加沉稳,对一些事物会有更稳定的看法,就此开始坚持去写东西。”

2.png

海漄也提到,就自己的工作状态和时间状态来看,目前还是以短中篇小说创作为主。他说,无论从商业价值,还是从文学品类上的地位来说,长篇小说肯定是金字塔“塔尖”的部分。但是他不会为了现在的一些短期目标,强行勉强自己去做可能本身条件还不太成熟的事情。“当然,现在也有在尝试,但是我并没有给自己设立一个具体的时间表,我希望还是按照固有的节奏把短中篇小说写好,如果有机会,到时会推出长篇小说和大家见面。”

中国科幻文学创作已居世界前列

产业发展仍在摸索向前 

在为期5天的时间里,超2万名幻迷共聚成都,有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200名嘉宾参会。来自全球各地的科幻作家、科学家、影视大咖、产业研究者、投资人和科幻爱好者跨界畅聊,拥抱科幻的“共生纪元”。

这场盛会,不仅在于200余场主题沙龙、展览等给世界科幻迷带来的“群星闪耀”的盛宴,也在于一个个故事定格的时刻:于大会本身、于中国科幻发展、于未来的想象和培育,成都都赋予了科幻更为特殊的意义。

3.png

2023世界科幻大会专职主席、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在采访中说,中国最优秀的作品和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幻作品之间是没有多大差异的,像刘慈欣的作品放在世界科幻文坛也是一流的。“我们的差距在于我们的作者群体还不够壮大,我们的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正在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