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被曝患失智症,《刺客聂隐娘》或成其最后一部导演电影
据“Indiewire”报道,中国台湾新电影代表人物之一、76岁国际级大导演侯孝贤因罹患失智症,将正式告别影坛。身边的知情人士表示,他不会再拍电影,2015年上映的《刺客聂隐娘》由此定格成为他导演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
“IndieWire”引述侯孝贤友人、英国权威影评人雷恩斯(Tony Rayns)10月23日在伦敦花园电影院介绍侯孝贤作品《童年往事》的放映会上的说法,表示侯孝贤已经退休,策展人克洛斯威特(George Crosthwait)也证实了这一事实。此外,知情人士透露,侯孝贤台北工作室已经关闭,包括助理在内所有工作人员都已被遣散。
事实上,在行业内,近年来侯孝贤患病的消息早已传开,只是这个事实一直没能得到正式的公布。TVBS新闻网报道指出,候孝贤近年曾多次传出健康问题,3年前就曾有过罹患帕金森症的传闻,不过他的好友朱天文曾驳斥该传闻称“年纪大了记忆退化”,二者当时也还在筹备新片《舒兰河上》。
《舒兰河上》海报,该片还曾出现过《寻找河神》《宅男恋河神》等片名,原计划2025年上映
侯孝贤出生于1947年,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自1980年执导了个人首部电影《就是溜溜的她》后,一发而不可收。陆续执导《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尼罗河女儿》《悲情城市》《海上花》《最好的时光》《刺客聂隐娘》等多部作品,此外,他还参与制作了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爱丽丝的镜子》《第36个故事》等。多次获得金棕榈奖、金马奖、金像奖、金狮奖、金郁金香奖、最佳导演奖、黑泽明奖等多项大奖。
《刺客聂隐娘》剧照
1983年,其执导的《风柜来的人》获得法国南特三大洲影展最佳影片奖,由此树立自己的风格,并开启蓬勃旺盛的创作生命,将生长土地上曾被埋没的悸动和痛楚用凝重的长镜头娓娓道来。蜚声国际的他更是影响了包括贾樟柯、是枝裕和、李沧东、毕赣等大批亚洲创作者。2020年,金马奖全票通过将终身成就奖颁予侯孝贤。
侯孝贤曾总结自己电影人生最大的收获是,选择了电影这条路子,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创作其实不应该有一个尽头的,我感觉我一直还在那条路上,还想一直做下去,电影对我来讲还是非常非常充满喜悦的。”
新闻多一点
失智症是什么?
失智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早期症状较轻,常被认为是“老糊涂”而被忽略,严重时将忘记如何讲话、吃饭、穿衣等。
作为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病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恶化,发展到疾病晚期患者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乃至于威胁生命。
失智症与健忘有什么区别?
很多健忘和年龄相关,而非健康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都会开始健忘,这是衰老过程正常、自然的组成部分。失智症并不是自然现象,它是一种疾病。
失智症并不是正常的衰老过程,患者的脑部功能逐渐减退会导致智力减退,情感和性格变化,最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失智症患者记不起发生过的事,即使经过反复的提醒也回忆不起来,丧失了识别周围环境的能力,不知身在何处,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语言越来越贫乏,对记忆力减退毫无烦恼,最后会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健忘只是遗忘事情的某一部分,一般经人提醒就会想起,对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和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丝毫未减,日常生活可以自理,对记忆力下降相当苦恼,为了不致误事,常记个备忘录。
失智症有哪些早期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在《2021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中明确阐述了痴呆早期的10大预警信号,并强调痴呆不是正常的衰老。
1.记忆力衰退。尤其是近事遗忘,很快忘掉刚刚发生的事情。
2.不能完成原本熟悉的工作。如司机经常走错路;银行职员数不清钞票;厨师不知如何炒菜等。
3.语言表达出现障碍。经常会“词不达意”,甚至以“替代”方式说明简单的词汇,如以“用来写字的东西”代替“笔”等。
4.对时间、地点的概念下降。有时候会搞不清年月日、白天或晚上,在自家周围都会感觉有点陌生。
5.判断力受损或下降。如借钱给陌生人、胡乱反复买东西等。
6.难以合理规划事务。在完成复杂的脑力任务时,可能表现得异常艰难。如在处理每个月的账单上出错,在收支平衡上也会很困难。
7.经常错放物品。如水果放在衣柜里,袜子放在餐桌上。
8.情绪或行为的改变。情绪转变较快,会一下子哭起来或生气骂人;也有可能出现异于平常的行为,如随地吐痰、拿商店中的物品却不给钱等。
9.理解视空间信息存在困难。例如过马路看错红绿灯等。
10.工作或社交活动兴趣降低。变得不爱社交,对原来的爱好失去兴趣,从而退出社交活动。
如何照顾失智症患者?
失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生存时间的长短,与家人的照顾有密切关系。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照顾好病人的饮食起居,保证病人有足够的营养,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保证病人大小便通畅(必要时督促病人定时入厕)。
2.作息时间要规律:白天有一定的身体活动,夜间有良好的睡眠。
3.病人居住的环境布置要简单,不要经常更换,便于病人识别。让病人远离危险物品如开水、电源插座等;同病人讲话要清楚、简短、响亮,每次只讲一件事。
4.康复活动可帮助减缓病情的发展,如播放他们熟悉的声音,把食物放入老人口中,鼓励他们说出滋味、名称及相关知识等。
5.老人穿的衣物应标明姓名、年龄、住址,以便走失时得到帮助。
6.经常同病人进行一些休闲活动如托球、喂鱼,既可使病人的脑力得到锻炼,又能增进家属与病人的感情沟通。
7.照顾患者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由于失智症病人缺乏正常人应有的情感交流和感情回馈,要注意调整心态,努力克服厌倦、愤怒、不满、沮丧、焦虑情绪,否则很难坚持长时间的照顾。
目前,失智症患者还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很长时间以来,常用的治疗药物仅能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无法延缓以及阻止疾病的发展。因此,要尽早预防,尽早治疗。失智症预防应在40岁以前开始,疾病的产生往往在被明确诊断前15-25年就有了,只是当时“没有”症状。
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越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率越高。同时,地中海饮食、规律的生活方式、避免烟酒刺激、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可以使失智症的患病率有效降低。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顶端新闻、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