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时评|学生与摊主因“馄饨破了皮”起冲突,多大点事啊?!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10月26日 16:18

“西南科技大学馄饨阿姨事件”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此事最开始引发关注,是因为一名女大学生在网上发了篇“长文”,说自己在校门口买馄饨时和摊主发生了矛盾,对方不仅动手打骂她,甚至还用热水泼人。就在大家一面倒地同情女生、指责小贩的时候,这位卖馄饨的阿姨也从他人口中得知了此事,由于她不懂怎么通过网络发声,于是便找到了一位同学,阿姨口述,同学帮忙整理并发到了网上。

这个回应一出来,评论立即转向了。根据馄饨阿姨的说法,女生对她不满,是因为碗里的一个馄饨破了皮,阿姨道歉之后,女生依旧不依不饶,后来女生又说打包回去的馄饨里有塑料丝,还叫来同学给自己撑腰。阿姨端起开水,只是为了吓唬吓唬她们。

当然了,这也只是馄饨阿姨单方面的说法,而且,这个回应究竟是不是她本人的意思,也不确定。毕竟,很多热点新闻中,冒充当事人发声的情况也不少。只不过女生和馄饨阿姨孰是孰非,也不是我关心的重点。这么小的纠纷,一个菜市场里每天都能有几十件,我想说的是,这么小的一件事,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多关注?可能就是因为——说不清。正因为说不清,所以每个人都想说两句,也正因为说不清,所以不管怎么说,都显得有点道理。但实际上,大家的意见对当事人本人来说,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如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明明是个小摩擦,双方如果都能控制些情绪,很容易就能平息,可习惯了让互联网来评理的一些人总是喜欢先把事情发到网上。其实每个人在冲动之下,都难免会说出一些不恰当的话,而一旦被放到网上,这些只言片语就构成了我们对一个人所有的印象,继而引发对当事人的网暴,使其蒙受与那些冲动言行不成比例的声誉损失。其实很多小事只要平和心态,忍忍让让瞬间就能过去,不依不饶总觉得委屈,想要出口气,却有可能会既伤了他人,又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