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时评|男子微信群内骂人被起诉 还真不是“小题大做”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10月31日 16:00

因为在一个500人的业主微信群里被人骂了一句“脑壳有问题”,成都的一名男子将骂人者告上了法院,起诉对方名誉侵权。法院一审做出了判决:骂人者需在微信群内发布道歉声明,并赔偿800元。一审判决后,骂人业主何先生不服,上诉至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不过,在二审开庭前,双方进行了调解,何先生最终按照一审判决,在业主群内对被骂的王先生进行公开道歉,并支付800元赔偿金。

事情虽然不大,但法院的判决结果却很有意义。一是没有和稀泥,明确了双方的是非对错,二是涉及到了赔偿问题。不仅要道歉,还要赔钱,充分表明了法律的态度:随口骂人,虽然一时痛快,但必须承担后果。

其实在网上搜索就可以发现,近年来,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而从法院的判罚来看,也大都支持了原告的诉求,不仅是微信群,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骂人,也可能会承担责任,其依据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判定对错很简单,真有拿着法律条文去较真的人却并不多见。而王先生把骂人的何先生告上法院,也真不是小题大做。何先生在道歉声明中提到,他在与被骂的王先生亲身沟通后,发现其实双方均非无礼无德之人,都很讲理,只是有时情绪上的冲动及误会,可能给双方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你看,当理性占据上风时,很多矛盾其实很容易沟通解决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相关的法规就是用来约束那些头脑发热,一时冲动的行为的。想一想可能承担的后果,就能先冷静下来,冷静后再发现,其实哪有那么多解不开的疙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