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事关成都垃圾减量分类,今后三年的任务定了!

来源:蓉城政事 2023年10月31日 21:35

目前

成都已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全覆盖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

不少成都人的生活“新风尚”

迈向2.0时代

成都生活垃圾减量分类

还将有哪些新行动新目标?

“一补三抓”

成都垃圾减量分类“十大攻坚行动”来了

垃圾分类与每位市民息息相关。近年来,成都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制度建设、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出台了《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全覆盖。

图片

成都市民正在志愿者指导下分类投放垃圾 图据成都城市管理

成都将按照“一补三抓”(补短板强体系、抓行业促减量、抓重点惠民生、抓产业促循环)的实施路径,重点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十大攻坚行动”。比如——

开展分类投放攻坚行动,鼓励实施定时投放、设立绿色账户等创新举措,着力培育市民分类投放习惯,提升投放准确率;

开展分类收运攻坚行动,增配分类运输设备,加大中转站新建改造力度,着力破解“混收混运”难题;

开展分类处置攻坚行动,着力提升分类处置能力支撑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有害垃圾全程分类、餐厨垃圾规范收运、大件垃圾便民收运”三个关键,攻坚行动还有不少创新之举,独立设置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建立有害垃圾清运体系、常态化开展餐厨垃圾收运处理执法检查、推动大件垃圾与装修垃圾协同收运处置等一系列攻坚行动,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如何再上新台阶?

一要强化源头减量。

要加强销售流动、消费使用环节监管,引导快递、外卖等企业“不要过度包装”,引导餐饮、住宿行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引导消费者实施光盘行动、反对餐饮浪费。要强化行业治理,加快推进各领域公共场所、重大活动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工作,引导工业企业优化生产环节,鼓励设计生产易于回收和再利用的产品。

二要强化分类收运。

要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投放与收集设施设备,加强全流程监管,坚决杜绝“先分后混”“混收混运”等形式主义行为。要深化厨余垃圾收运全流程治理,确保来源和去向都能追溯。要完善便民利民、常态长效的大件垃圾收运工作体系。要完善有害垃圾收运、贮存、处置体系,推动投放点、收集容器单独设置。要扎实推进工业、建筑业、农业固废的前端分流工作,进一步健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三要强化处置能力。

要深入分析全市人口变化趋势和市民美好生活需要,合理安排固废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时序,加快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设,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要借鉴其他城市做法、探索新的规划设计模式,提高循环产业规范化、规模化水平,支持生活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相关产业发展。

四要强化科技赋能。

要推动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协同联动,“揭榜挂帅”开展固废处置技术攻关,大力推动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智能感知设备和管理平台,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生命周期“一网统管”。

五要强化宣传引导。

要强化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作用,全面加强垃圾减量分类宣传,要持续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增强市民群众分类意识,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