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23岁女教师留遗书:好好教书怎么这么难!
10月26日,郑州一名年仅23岁的小学女教师留下遗书后去世。在这份遗书中她写到:“从来没有想过,作为一个小学老师会这么的难,面对学生真的很想真的做到教书育人。但是学校的工作、学校的活动、领导的检查,让我们这些没有培训过就直接当班主任的毕业生像入了牢笼。牢笼一点点缩小,我们每天都提着最后一口气上班。什么时候老师才能只做教书育人的工作?不幸福的老师怎么才能教出来积极乐观的孩子呢?”这是这名年轻老师在生命最后一刻发出的疑问。
而讽刺的是,就在这条新闻的评论区里,有网友反映,因为出了这个事儿,领导要求全校老师写一篇思想健康汇报,下周一上班前交。关注老师的心理健康,方式就是让老师写材料,什么才是害死这名年轻老师的罪魁祸首?还不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两把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现在的老师,教学反倒成了副业,他们的精力和时间,一部分用来应付上级部门和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一部分用来和家长沟通,教学工作最多能占三分之一。
别看在家长和学生面前,老师是权威,可实际上,任何一个部门都能给老师派活。各种填不完的表格写不尽的材料,各种非必要、非教学任务的进校园,更别提那些没完没了的培训和评奖。不是说这些活动不该搞,可老师的精力毕竟有限,要全都做了,要么就成了走过场,要么就只能挤本该用于教学的时间。
一个疲于应付形式主义的老师,能有多少精力来教学?一个不堪重负、每天都提着最后一口气上班的老师,怎么可能教出乐观积极的孩子?所以我们要问的是,第一,能否多设立些专门负责处理各项事务的岗位,让教学的归教学,行政的归行政。第二,有些活儿该不该摊派到学校头上? 教育是一项需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事业,最怕被打扰和折腾。教师如果不能静心,教学时又如何能走心;孩子学得不够舒心,家长自然也就没法省心。
这几年一再强调双减政策,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就不能忽略教师身上的负担,别再用形式主义的牢笼困住老师,让教师回归教学,让学生和老师都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