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位列“95后”吸引力城市排名第七 流入人才主要来自重庆
近日,智联招聘等发布了《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报告,成都位列95后吸引力城市第七名。据悉,该报告刻画了全国总体求职者流动趋势,更聚焦于“95后”人才,以期探索“95”后求职者的流动趋势。
从行业看,95后更多分布在新兴行业,其流动人才在IT行业占比为24%,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21%,而在地产行业占比14%,明显低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18%。
“95后”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生产|加工|制造,分别占比23.8%、14.1%、13.9%,合计占比51.9%,较去年上升2.8个百分点,集中度小幅上升。全国总体流动人才最多的也是这三个行业,合计占比52.3%,“95后”人才行业集中度略低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
其中“95”后在IT|通信| 电子|互联网占比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21.1%,而房地产|建筑业占比低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说明年轻人对于互联网、电子、通信等新兴行业更加青睐。
从性别看,95后女性求职占比相对全国总体流动人才更高,今年95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中女性占比分别为47%、44%。95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男女比例分别为53:47,56:44,95后流动人才中女性占比更高。可见95后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且独立,求职意愿较强。
从学历看,57%的95后流动人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52%。95后流动人才中高中及以下、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11.7%、31.4%、49.5%、7.4%,本科及以上合计56.9%,较去年上升3.1个百分点;全国总体流动人才各学历占比分别为15.9%、32.6%、45.0%、6.5%,本科及以上合计51.6%。今年95后流动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较去年有所增加,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比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从工资看,95后为职场新人,工资水平较低,流动人才中月收入8K以下占84%,远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70%。95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月收入4K元以下占比分别为35.8%、23.3%,月收入在8K及以上占比分别为16.0%、30.0%。95后人才多为职场新人,收入较低。去年95后流动人才中月收入4K元及以下、8K元及以上占比分别为37.1%、13.6%,今年95后流动人才月收入水平较去年相比明显提升。
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成都对高学历人才、应届生吸引力强,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3.9%、3.5%,在全国排名第6位、第5位。从来源和去向地看,成都则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大力建设,加速与重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间的人才交流,成都流入流出城市前二为重庆、北京,合计占比分别达13.6%、12.6%。
资料来源:智联招聘、泽平宏观
相关链接: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