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加强版“限塑”要来了!生产、销售、使用全程监管
记者从成都市分类办(市城管委)获悉,为推进垃圾分类,把“限塑”治理落到实处,全市将推出一系列攻坚行动举措。同时,针对日益增加的“外卖餐盒”,全市也将组织开展专项治理。
到2025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在通锦路上一家小区附近的小卖部,记者购买了一袋盐、一瓶醋以及一些零食,见记者双手空空,老板娘熟练地拿出一个塑料袋,帮忙把所有东西装起来。虽然“限塑令”施行已久,但在小型商超、菜市场以及城乡结合部、农村集市等地,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扔在使用。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全市对涉环塑料制品开展了抽检工作。其中,抽检塑料购物袋15批次,不合格6批次;塑料垃圾袋12批次,不合格1批次;塑料一次性餐具5批次,可降解塑料制品10批次,农用薄膜7批次,均全部合格。对不合格产品已进行调查处理。而接下来,按照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相关工作要求,2024年起,每季度开展生产、流通领域塑料制品抽检,全年不少于20批次。到2025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励在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农村集市等场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治理“外卖餐盒”,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
在外卖平台点一份中餐,三菜一汤加两份米饭,需要使用6个塑料盒,同时商家还要附送两三份一次性餐具。点一份烧烤炸串,除了餐盒还要裹上锡箔纸、保温泡沫等,蘸酱调料也要使用塑料盒。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外卖成了很多家庭的刚需,每天相应要产生大量的餐盒垃圾,造成极大浪费。为改变这一现状,全市将针对“外卖餐盒”开展专项治理,截至2023年11月,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277人次,检查生产企业95家次,发现并要求整改问题企业8家,检查销售者1680家次,检查塑料购物袋28批次,发布消费警示1期,立案查处案件3起。督促引导商家落实适度包装、绿色包装要求,推广使用可降解外卖餐盒。同时全市还将探索建立“外卖餐盒”回收机制,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