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体育 这场大会“加”出成都发展新动能
11月21日,以“绿色、青春、健康、共享”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成都)生活体育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接棒成都大运,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央地合作激发体育新动能
体育强则中国强。为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倡导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和四川总站、成都市体育局借成都大运会成功举办的契机,以“绿色、青春、健康、共享”为主题,探讨生活体育的多元业态和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见证城市文化发展与生活体育的双向奔赴。
随着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成都成就梦想”这句口号深入人心、生活体育蔚然成风。在今年的全球体育之都报告中,成都位列全球第八名。在山水人城相融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体育改变生活”和“运动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必将引领市民健康生活新风尚,助力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成都秉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持续打造国际赛事名城,着力加大体育场地和赛事活动供给,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再次举办中国生活体育大会,定能进一步推动成都体育惠民、激发城市活力,让市民生活绽放“绿色、青春、健康、共享”的体育风采。
据了解,从去年的“运动让生活更美好”到今年的“绿色、青春、健康、共享”,中国(成都)生活体育大会致力于倡导绿色低碳健康生活方式、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树立美好生活运动榜样人物,搭建优秀生活体育方式共享交流平台,让体育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以运动美好生活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
凝聚各界共识,汇聚磅礴合力
集智聚力共绘体育新蓝图
大会通过三场主旨演讲、七场圆桌对话、一个系列榜单矩阵和一个生活体育实验室揭牌等内容,为各界搭建了开放交流的桥梁,互促共赢、协同共进。
七场圆桌对话,话题覆盖生活体育场景下的“全龄、全域”,从年轻人青睐的潮流运动、电子竞技到老年人关注的体育康养,参与面广、代表性强;对话嘉宾汇聚政、产、学、研、用等各界专家,共话“体育+”融合发展之路,集智聚力、共商发展。大会将圆桌对话下沉到社区等场景,首创“开门办会议”的新形态,在更大程度上为体育产业赋能。
受大会组委会委托,由央视网和中国生活体育大会智库团队发起,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白宇飞携手商务部数据团队耗时一年倾力调研得出的中国城市生活体育指数榜单在大会上重磅发布。该榜单是全国首个以“生活体育”为核心概念,以驱动力、支撑力、核心力、持续力和吸引力五个一级指标为核心构成,以城市观察为核心看点的综合调研矩阵。
从宏观到微观,从定量到感知,该系列榜单注重指数与城市之间的强链接,为“探索体育新模式,激活城市新动能”提供了属于“生活体育”的答案。
作为中国(成都)生活体育大会重要成果之一,生活体育实验室是国内唯一聚焦“生活体育”学术成果与产业发展的研究型实验室。本次大会上,首个中国生活体育实验室正式落地天府新区。未来,央视网、成都市体育局和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将三方共建、深化央地合作,以中国生活体育实验室的实体化落地,推动生活体育的理论创新、实践落地和产业发展,为中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与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全国范围内的生活体育发展道路探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延续的“成都经验”。
大会同期举办的成都市乡村运动节系列活动以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引领乡村体育风尚标;“天府杯”全民健身足球联赛鼓励更多的天府新区市民感受足球氛围,用足球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丰富的配套活动全面展现了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以赛事实践引领生活体育风尚标。
以拳拳之心致敬平凡之力
榜样引领共沐冬日暖阳
大会的“美好生活 运动榜样”嘉年华晚会则由总台主持人“足球诗人”贺炜主持。“太阳神鸟熠千年,玉垒浮云变古今”,晚会一开场便奠定了温馨、诗意的基调。
从2023年5月到10月底,在近半年的“美好生活 运动榜样”人物征集活动中,共有来自全国各地超过2300名的榜样人物或团体通过自荐、媒体挖掘等方式聚拢在一起。最终,荣获“美好生活 运动榜样”称号的榜样人物来自大江南北、各行各业,覆盖了生活体育的各个领域。
本届大会的评委会特别贡献人物归属于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的志愿者以及“村BA”“村超”“村排”为代表的乡村体育践行者们。小“荷”才露青青“椒”,乡村赛事掀热潮,一边是以青春赴使命、以微笑扮靓城市名片的青年志愿者,一边是在纯粹的土壤绽放最质朴的热爱的乡村体育力量,他们的当选也印证了生活体育覆盖全龄、全域、全时,遍布人生四时、横跨天地四方、不论一年四季。
以运动践行健康生活理念,用体育绘就美好生活,“全民运动”正从号召变为现实。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中国生活体育大会的IP也将持续深耕,聚焦“生活体育”范畴下的实践活动、赛事以及优秀案例分享,拓展外延挖掘“体育+”新动能,携手共谱生活体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