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IFLA国际奖项公布,成都兴隆湖生态系统设计项目获杰出奖
2023年11月17日,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正式公布2023年亚太地区景观设计奖(IFLA ASIA-PAC LA AWARDS 2023)评选结果。该项大赛旨在表彰风景园林师在保护、倡导、支持和改善国家、地区或城市人居环境领域的重大贡献。本次大赛共设置公园和公共空间(Parks and Open space)、自然保护(Nature Conservation)、文化与城市景观(Cultural and Urban Landscape),住宅(Residential)、屋顶花园及垂直绿化(Skyrise Greenery)、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社区(Communities)7类建成项目大奖,每个类别依次设置3类奖项—杰出奖(Outstanding Award)、卓越奖(Awards of Excellence)与荣誉奖(Honourable Mention)。
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景观与生态修复研究团队和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联合申报的成都兴隆湖生态系统设计项目在本次竞赛“公园与公共空间”类别获得1项杰出奖(Outstanding Award),在“绿色基础设施”类别获得1项荣誉奖(本年度“绿色基础设施”类别未颁布杰出奖)。
获奖项目介绍
成都兴隆湖生态系统设计项目
“城市人工湖的生态蝶变: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兴隆湖活化”
公园与公共空间类杰出奖
绿色基础设施类荣誉奖
人工开挖的兴隆湖位于“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天府新区腹心,是鹿溪河流域水源保护和水文调节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曾一度导致兴隆湖水质变差、呈“藻型”浊水状态,湖体岸线生硬,生物多样性贫乏。
在天府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从湖泊整体生态系统设计角度,耦合“山水林田湖草城”综合要素,设计并实施了兴隆湖的生态修复和景观优化。通过湖底地形与水下生态空间设计,结合沉水植物种植与鱼类、底栖动物群落构建,形成“水上-水下”一体化的水生生命网络并提升湖泊水体自净能力。提出“林-水一体化”创新理念,通过林泽、草洲、滩岛的协同设计,形成多维生机湖岸,创造蜿蜒多变的湖岸生态缓冲带并增加生境类型。基于鸟类及鱼类等野生动物的需求,设计湖心岛屿生态系统,形成天府新区物种源地及“踏脚石”生境。
修复后的兴隆湖公园水体清澈见底,景观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成为成都平原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库和冬季最大的水鸟越冬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城市湖泊的生态蝶变,充分恢复了天府新区的城市生机,形成了人与湖的协同共生、生命喧嚣的和谐画卷。该项目被认为是实现公园城市建设使命、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城市与湖泊共荣共生的最佳实践范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