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魏翔:成都恢复直飞洛杉矶航班是市场的选择
今晚21时15分,由四川航空执飞的成都直航洛杉矶的航班就将从天府国际机场起飞,这代表着阔别3年的成都直航美国航线正式恢复。
成都直飞洛杉矶的航班恢复意味着什么?又将给成都带来什么?11月24日,看度新闻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中国市场学会副秘书长魏翔,对此次成都直飞洛杉矶航班复航的意义进行了深度解析。
为什么从成都开始?
魏翔认为,我国西部地区直达美国的客运航线,率先在成都起飞,首先是市场的选择。成都是一个人口超过2100万的超大城市,无论从客源还是目的地来说,开通直航都具有非常大的经济意义。另外,成都作为内陆城市,积极与美国进行经贸连接,实质上也是在向世界发出信号——中国市场是充分开放的大市场。
另外,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313.31亿元,同比增长8.1%,服务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6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逾九成。这在魏翔看来正符合城市发展趋势,“一座城市发展到后期,经济很大程度上是在靠服务业推动,而成都是中国的服务业大市、旅游业大市,这些都将吸引人口不断流入,这也是成都率先复航的原因。”
展示发展模式 凸显经济名片
成都复航洛杉矶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融合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成都有走在前列的电子信息产业,有在世界上有口皆碑的旅游和服务业,在产业融合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魏翔认为成都直飞洛杉矶的航班复航,将加深双方的经贸往来,能让国外更早接触到成都的发展模式。
在发展模式先进之外,成都还有一张公园城市的名片,魏翔举例到,成都通过发展新经济使得成都工业不到30%的占比,达到了对GDP60%的贡献率,这就破解了经济发展与公园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在世界上都有借鉴意义。因此,魏翔认为,成都此次恢复到美国的直航航线,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国际上不断凸显成都的经济名片。
航空经济成为“助燃剂”
点燃成都内生发展动力
成都作为内陆城市,要打通对外的连接通道,最便捷、最经济的方式就是航空。在魏翔看来,拥有双机场的成都,发展航空经济是必然之选,并且航空经济会成为“助燃剂”,点燃成都的内生发展动力。
魏翔介绍,航空经济有个显著特征就是衍生链条非常长,产业关联度也非常高,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事实也是如此,在成都,除了双流区、东部新区,远离机场的新都区也都吃到了航空经济的“红利”。在新都区航空大部件产业集群,就聚集112家中小企业,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家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集群实现产值141.52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占集群总产值83.5%。
航空经济带来的不仅是产业发展,还会“助燃”城市休闲业。11月23日上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开创性实现了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三连跳”,刷新了中国民用运输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净增长速度的新纪录,意味着天府机场正式跻身全球繁忙机场行列。
图据天府国际机场
这在魏翔眼中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人口在经济学中叫做第一要素,而第一要素只有流动起来才能生利,成都两大机场带来的快速流动人口,势必会带动城市内部的休闲产业、娱乐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对城市而言,只有提供更加便捷的航空物流、航空人流服务,才能加速人员流动,加大连接范围,增加经济活力。”魏翔也把此次复航看作是对人员流动、知识流动、创新流动的利好。
当然有人要问,既然要提供便捷的航空服务,加速人口流动,那为什么有些机场会修得那么远?对于这一点,魏翔也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解答。
“一座大型城市航空枢纽在选址时,首先要考虑其在全国航空点位的合理布局。比如,天府国际机场尽管修在了成都,但还要考虑对资阳、德阳等城市的辐射。”魏翔首先解释道。
另外航空枢纽的选址,还会考虑航空经济的发展,例如产业发展是否有腾挪的空间、未来是否有发展的余地。“世界上很多机场不仅是承载交通功能,最后还会变成一个居住新区或产业新区,因此选址时不能完全考虑市民的出行方便,还要考虑到更宏大的经济布局。”魏翔表示,航空经济布局一旦形成,机场附近就会变成一个经济枢纽,居民的出行也就会更方便。
做强第三产业优化第二产业
助力成都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中美已连续多次宣布增加双方往返航班,释放了中美市场向好的积极信号,有业内人士指出明年将是中美商旅互动快速恢复的一年,对于成都接下来的高质量发展,魏翔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就是做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民生行业,只有把第三产业做好了,老百姓的幸福感才会更强,外来游客的体验感才会更好。”当然了,魏翔强调的做强第三产业,并不是忽视第二产业,而是进一步增强第二产业的爆发力,用更低的占比,提供更高的GDP贡献率。
“第二产业要更具爆发力,就需要更高端的产业配置、更高端的人才,以及更高的产出率。”魏翔建议,成都在产业升级的同时,需要注意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功能,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要招商引资,也要招商引智”,在吸引人才方面,魏翔指出不仅要给人才政策支持、项目支持、资金支持,还要考虑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比如孩子的教育,自身可预期的成长空间等。
成都是产业之城、旅游之城,也是“一带一路”重要战略的节点城市和中心城市,与重庆共同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对于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如何更好发展,魏翔表示这就需要需要成都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与重庆形成错位发展。在魏翔眼中,新经济以及现代服务业就是成都的比较优势,就是与重庆错位发展的基础所在,需要大力发展。同时公共服务水平也是未来城市竞争的热点,成都可以在友好社区、绿色社区等先进做法方面继续发力,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