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聚焦中国式现代美术的理论建构与入蜀画意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一千多年前,李白就将成都描绘成一幅画,此刻秋末冬初的成都,恰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静谧而唯美,此“画”之中,一场美术界的盛会如期而至,艺术家们在此次盛会上共“画”未来。
11月27日,“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隆重开幕,活动为期两天。此次活动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天府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诗书画院、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成都市美术家协会、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承办。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平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理论专家,四川省内相关市(州)文联、美协、画院的百余名嘉宾出席活动。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致辞中,范迪安主席特别指出,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极为深厚。“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在当年的李白的眼中,成都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民居、民风、民俗在绿水青山中成为美丽的画图。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有力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新时代的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文艺创作和传播推广为公园城市建设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开幕式启动环节,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平,四川省文联主席陈智林,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杨晓阳,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党群工作部部长彭天宇,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龚仁军共同启动开幕装置,“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正式开幕。
开幕式后,四场论坛两天内接连开展。来自中国美协、画院以及全国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们围绕“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构建”、“‘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主题研究”、“入蜀方知画意浓:成都美术专场”等重要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专家学者们通过主题演讲、专题研讨的形式,全面展现了中国美术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成果。
在“入蜀方知画意浓:成都美术专场”论坛上,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将深入探讨四川、成都的美术创作历史和特点。“入蜀方知画意浓”出自黄宾虹到四川写生后留下的诗句,反映了四川的创作题材极为丰富。中国美术史中有几次“入川”现象,特别是近现代时期,艺术家们在四川创作了大量以四川自然风貌、人文社会为主题的作品,艺术家们受到四川自然、人文的深远影响,留下了丰硕的艺术成果,为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据了解,本次论坛前期已完成征文,将形成相关理论成果专著,对树立成都及四川在中国美术史中独特的价值地位,彰显成都作为世界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弘扬、传承巴蜀文明和天府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
论坛期间,“入蜀方知画意浓”全国名家画四川作品展在成都广汇美术馆同步展出。本次展览由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府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天府新区美术家协会承办。展览汇聚了郭汝愚、秦天柱、李兵、梁时民、姚叶红、陈志才等一批国内知名美术家描绘的四川、成都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城市发展的优秀美术作品,展示了四川、成都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四川和成都美术界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