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 一文回顾传奇百岁人生
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亨利·基辛格,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的重要阁员,曾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国务卿等职,197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特使访华,为中美关系大门的开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此后的近半个世纪以来,基辛格访问中国逾百次,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提出了许多远见卓识。被称为“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
2023年,基辛格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从犹太难民到美国国务卿
基辛格的传奇人生
1923年5月27日,基辛格出生于德国菲尔特。1933年,希特勒率纳粹党接管了德国的权力,1935年,《纽伦堡法案》通过,犹太人的德国公民权被取消,犹太人与德国基督教徒通婚遭禁止,担任公职的犹太人被开除。在纳粹灭绝犹太人的计划加紧实施之时,15岁的基辛格随他的犹太父母于1938年8月移民美国,远离了灾难中心。
基辛格(右)与弟弟和祖父母的宠物猫合影
1969年-1974年,基辛格担任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任总统)政府国家安全助理,并于1973年到1977年担任美国国务卿。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与越南人黎德寿一同获得197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1977年,美国第38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授予基辛格“总统自由勋章”,并称赞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
基辛格被提名为国家安全顾问当天,和理查德·尼克松在纽约皮埃尔酒店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曾100多次踏上中国土地
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1969年-1977年,基辛格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并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世纪50年代,美国确立和推行对华的全面遏制政策,敌视中国,外交上不承认、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20世纪60年代末起,中美关系开始酝酿重大变化。美苏争霸态势改变,中国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新力量。共同的国家安全利益为中美两国关系实现和解提供了现实基础 ,一条以高层、秘密为特征的沟通渠道开通了。
为与隔绝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关系,从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在巴黎与中国代表秘密接触……通过巴基斯坦叶海亚·汗总统的斡旋,基辛格为尼克松出谋划策,具体运作,直到尼克松决定派他到中国秘密访问。
1971年7月9日12点15分,基辛格等人乘坐的飞机准时降落在南苑机场。基辛格在北京逗留了48小时,周恩来同他举行了6次共计17小时的会谈,双方就台湾问题和尼克松访华时间安排等,进行了友好磋商。
1971年10月,基辛格第二次秘密访问北京
1972年2月21日,基辛格陪同尼克松访华,两国随后发布了《上海公报》,宣布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今年7月,刚度过百岁生日不久的基辛格又一次访华,引发外界高度关注。对此,基辛格在9月23日举办的2023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回应称,“我一直深信不疑的一个信念,就是中美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希望能共同拥有这样一个目标,使得中美一起携手解决一系列全球面临的挑战和困扰,这样全球能建立一个全新的当代的全球秩序。”
作为中美关系大门打开的推动者,基辛格在中美关系“破冰”中发挥的作用,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基辛格也在第一次访问中国后,先后共100多次踏上这片土地,他曾表示“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资料综合: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社、澎湃新闻、CCTV国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