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全新视角兼具历史与文学深度 成都作家彭志强长篇新作《游侠杜甫》出版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11月30日 18:03

今日(11月30日),看度新闻记者从人民日报出版社获悉,由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彭志强创作的36万字长篇非虚构作品《游侠杜甫》已在该社公开出版,并在全国网络书店率先上市。这也是彭志强继杜甫诗传《秋风破》之后,历时十年研究杜甫诗学的又一个重要文学成果。

08bafe2e45c687d3a4aa78aa7ab0f14e_720.png

《游侠杜甫》图据出版社

据该书责任编辑、人民日报出版社编辑中心主任陈红介绍,此书是作者彭志强为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10周年创作的百万字新版杜甫传《秋风长啸:杜甫传》上部。

责编陈红:有别于以往的杜甫传记

“他的长诗集《秋风破》、诗集《二十四伎乐》、散文集《蜀地唐音》等重要作品不仅荣获四川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李杜诗歌奖、全国十佳华语诗集等多种文学奖,还创造了经过市场检验的诗集类畅销书。” 该书责任编辑陈红告诉记者,《游侠杜甫》有别于以往的杜甫传记,此书的特色是“以杜诗证杜迹,以杜诗绘杜像,以作者实地考察见闻与杜甫人生踪迹交织的新版杜甫传”,作者曾三次出川、横跨十省、行程万里、行走考察杜甫一生踪迹,堪称“一部用脚步丈量出的杜甫新传”,不论是双线索叙事,还是诗意化抒情,作者都坚持有凭有据地还原杜甫在不同时期的真实形象

“杜甫曾在献给唐玄宗李隆基的《进雕赋表》中自述“臣幸赖先臣绪业,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馀篇”,可能因为杜甫四十岁之前的千余首诗作散失大半。”陈红表示,以往的杜甫传对“青年杜甫形象”尤其是对“青少年杜甫形象”描绘较少,《游侠杜甫》则以史笔书写杜甫学界和文学界较少着墨的杜甫在三十五岁之前的读书、写字、学诗、赏画、观舞、壮游、骑射、科考、探亲、会友等人生轶事,勾勒了一个鲜活的游侠杜甫形象,为探究诗圣成长密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学密钥。

杜甫学会:全新视角书写诗圣一生

“杜甫独特的时代遭际玉成了他独特的生命历程和精神风貌,杜甫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和凝聚。本书作者彭志强把杜甫从生到死的踪迹走了个遍,用脚步去追随杜甫的生命实践,从而以全新的视角书写诗圣的一生,这是了不起的创举!”四川省杜甫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教授张志烈感慨地说,读完《游侠杜甫》这本书后,彭志强先生刻苦钻研求实求真的写作态度和将全副心力与情感深广投入的拼搏精神使我极为震撼。“王嗣奭(杜诗注本《杜臆》作者)体悟到杜甫对生活对诗歌是‘并力一向,以全副精神注之’。我现在体会到彭志强研究杜甫,十多年刻苦努力,也完全可以说是‘并力一向,以全副精神注之’矣!”

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西南大学教授刘明华则表示,在若干杜甫传记中,此书视角独特,风格新颖,作者与生身父亲同行千里朝圣,虔诚拜谒精神父亲杜甫,将记者的深度采访和学者的考据思辨融合,时空穿越,激情洋溢,思绪万千,行文畅达,“现地感知加细读文本而呈现《游侠杜甫》,可观”。

作家阿来:打破了对杜甫的固有认知

据了解,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敬泽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也是此书最早的一批读者。

“朝圣,视杜甫为精神父亲;追杜,认草堂为精神故乡。志强君十年来仆仆于道上,与千年前的子美形同知音,前有杜甫诗传《秋风破》,今有长篇非虚构《游侠杜甫》。” 李敬泽说,此书集十年之研,经数年之考,深耕杜诗,广逐杜迹,探寻诗圣成长密码,还原杜甫多面形象,是一部沉下心俯下身走出来的新版杜甫传,兼具历史的温度和文学的深度

阿来认为,书中所塑杜甫形象可亲可近,所写杜甫故事可圈可点,传递了他的赤诚之心,彰显了他的文学才情。“特别是从杜诗中打马而来的‘游侠杜甫’,打破了我们过去对杜甫潦倒多病的固有认知。”

作家简介

彭志强,四川南充人,现居成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铁路港驻港诗人,著有长篇非虚构《游侠杜甫》、杜甫诗传《秋风破》、散文集《蜀地唐音》、诗集《二十四伎乐》《金沙物语》《草堂物语》等多部,曾获李杜诗歌奖、北京文学奖、四川文学奖、海燕诗歌奖、全国十佳华语诗集等奖。有“文物诗人”、“行吟作家”之称。

cc3a2cbc1c9900f2ad89cc4c9676d993.png

彭志强 图据受访者

彭志强是杜甫诗歌的研究者、传播者和发展者,曾三次出川横跨十省行程万里行走考察杜甫人生踪迹,被杜甫学界和大众传媒誉为“中国第一位系统性行走考察研究杜甫踪迹的当代诗人”。曾在央视(CCTC-4)《传奇中国节·端午》饰演杜甫,并在央视(CCTV-10)《地理中国》主讲杜诗,迄今已在全国各地主讲杜甫诗学80余场,被杜甫故里河南省巩义市委市政府授予“杜甫文化推广大使”称号。

彭志强的文学作品多次被选入语文试卷。其中,散文代表作《相识成都细雨中》,首发于《人民日报》,被四川、河南、广东等二十余省选为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开学月考、中期考试、期末考试、高考模拟试题,被多所高校“开学第一课”引为范文,被人民日报出版社图书《人民日报教你写好文章·技法与指导》推荐为“2022中考版”美文。诗歌代表作《电线杆》,在《诗刊》以“头条诗人”推出,被誉为“新工业诗歌的一个重要向度”、“新时代诗歌创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