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度深观察|谱写英雄史诗,《孤军》这段历史值得我们铭记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寒冬时节,一段由真实历史故事改编的红色主题电影《孤军》将于12月28日正式上映,12月9日-14日,《孤军》首映礼分别在北京、成都、宜宾、兴文举行。一场场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重现了那段慷慨悲壮的历史,点燃了观众的热情,沸腾了观众的热血。
《孤军》成都首映礼现场
《孤军》北京首映礼现场
《孤军》宜宾首映礼现场
《孤军》兴文首映礼现场
“视觉效果震撼,感受到了红军的初心!”“音响效果太棒了,是一部大制作!”映后,观众纷纷为电影竖起大拇指,“值得来看”“还要二刷”给了电影《孤军》极高的评价。这部电影讲的什么故事,有什么精彩之处?看度新闻记者提前打探首映礼,带你感受《孤军》的精彩。
电影《孤军》紧扣时代主题,顺应时代召唤,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亦称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真实事迹,谱写下一曲诗意隽永的“信仰者”群体颂歌。真实的历史背景、感人的故事、卓越的艺术表现,成功塑造了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无畏牺牲的光辉形象,展示了共产党人拯救祖国、拯救民族的时代信仰。
铭记历史
英雄不应该被遗忘
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云南威信县集结,并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扎西会议后,红军反“围剿”斗争由被动变为主动,中共中央决定组建直属中央领导的中共川南特委和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主要任务为打击、牵制敌人,配合中央红军作战,安置和保护好伤病员,建立革命根据地。在周恩来的亲自部署下,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于1935年2月10日正式成立,纵队共600余人,随后转战四川省宜宾兴文等地。在川滇黔一带浴血奋战近两年期间,纵队完成了“牵制敌人,掩护中央红军长征”的任务,为中央红军四渡赤水、顺利北上减轻了军事压力,为红二、六军团长征创造了有利条件,先后建立了七个乡革命委员会和农会,安置伤病员200多人。
电影《孤军》正是基于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的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创作。主创团队深入挖掘了革命烈士的历史背景,将一个个英雄事迹呈现在观众面前。有勇有谋、与敌人血战到底的龙厚生,弹无虚发的“独臂司令”刘干臣,能文能武、英勇无畏的余泽鸿……一个个生动而鲜活的形象从历史中走上荧幕,观众看到了他们的担当和责任,看到了他们在困境中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也了解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此前,川南游击纵队的故事在中国军史及军事影视作品中鲜少提及,而电影《孤军》正填补了这段军史的影像空白。演员凌潇肃在首映礼表示,《孤军》讲述的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他一看到剧本就非常感动,参与拍摄的初衷也是为了纪念英烈,“观众看完这部电影,不用记得我们演员,只用记得我们塑造出的这些英雄,他们不应该被遗忘。”
信仰传承
英雄精神永垂不朽
作为一部改编自真实历史的电影,《孤军》极致还原战争场景,兴文、叙永、泸州……硝烟弥漫的战场让观众身临其境,重温了历史的残酷与壮烈。而在战斗场景之外,我们还能看到这些英雄的喜怒哀乐,战士们思念自己的亲人、妻子儿女在故乡等待、年轻战士一步步地成长、强大利益面前坚守的信仰……影片中,演员凌潇肃饰演的龙厚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了每一个英勇就义的战士姓名,他说这是川南游击纵队最宝贵的资料。是啊!哪里有战无不胜的英雄呢,只有危难面前大义凛然的普通人,他们有着与你我相似的平凡经历和真实情感,而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精神追求也成为了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桥梁。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从长征精神到大庆精神,从雷锋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正是依靠一个个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滴水石穿、持之以恒的韧劲,才书写了中华民族从苦难到辉煌、从沉沦到奋起的命运转折;正是因为在大灾大难面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今天的我们才能远离战争的烽火硝烟,告别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
山河已无恙,如今我们用影像记录历史、缅怀先烈,为的就是不忘历史苦难和屈辱,从先烈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正如电影《孤军》的出品方成都电影集团所表示,希望通过这部电影,留下珍贵的历史影像记录,以电影形式追寻先烈足迹,重温革命先辈奋斗历程,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理想之光不灭,信仰之火不灭,英雄精神才能如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亿万人民脚下的路。
春归有期
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电影《孤军》的上映,记录下了宜宾兴文的红色基因、红色血脉,在这片土地上,川南游击纵队英勇抗敌、不畏生死,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也成为了兴文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这份红色革命精神已融入了兴文人的基因。在兴文县的白塔山上,坐落着一座由纪念碑、纪念馆、烈士墓组成的兴文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军师级干部刘干臣、戴元怀等72名烈士长眠于此。每年有无数市民群众、中小学生等前来缅怀革命先烈,表达对烈士的无限敬意。
白塔山烈士陵园 图源兴文文旅
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这份红色革命精神也为兴文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作为川南早期革命的主要发源地,长征的途经地、战斗地、宿营地,兴文县以红色文化为依托,修建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纪念馆、红军岩、兴珙支部旧址等30余处红色遗迹遗址,串联九丝城镇、大坝苗族乡,打造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兴文公园)。近年来,兴文县坚持把文旅产业作为富民兴县的主导产业,坚定实施“文旅富县”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文旅融合、全域旅游”,近三年策划招引文化旅游重大项目20个,投入资金约30亿元,重点景区提档升级,基础配套不断完善,正从文旅资源大县向文旅产业强县跨越发展。
一支孤军的坚守,一段悲壮的历史,一部英雄的史诗!12月28日,电影《孤军》全国公映,一起来感受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战、为信仰奋勇献身,从容赴死的坚定意志,一起守护信仰之火,让孤军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