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成都60万家企业注册“交子信易贷”平台

来源:锦观新闻 2023年12月13日 16:25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在成都召开“全面提升‘信易贷’服务质效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全国现场会。

成都亮出普惠金融“进度条”——目前,全市“信易贷”平台体系已累计注册企业超60万家,入驻金融机构超100家,上架金融产品1500余个,为全市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18455aee-7559-4c65-9970-889713ab3e90.jpg

什么是“信易贷”

近年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指导建设的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简称“信易贷”平台)成为金融助企的“推手”,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现场会信息显示,各地方、各有关金融机构推进“信易贷”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信用信息共享、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建设、与银行机构务实合作、地方创新实践四方面实现重要突破。

“信易贷”模式是发展普惠金融、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路径,是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成都建立了“成都市交子信易贷平台”,接入到全国信易贷平台四川节点,通过对企业进行公共诚信评价,为金融机构审批贷款提供参考。

成都做了什么

2022年,成都市新登记市场主体57.94万户,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去年末市场主体总量363.89万户,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一个普惠金融的“进度条”,背后是城市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诸多努力。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近年来持续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大力推广“信易贷”服务模式,聚力打造“交子信易贷”品牌,累计促成线上融资5万余笔,融资规模达1600亿元,其中信用贷款规模1140亿元,占比达71.3%。

成绩如何得来?在筑牢一体化数据底座,健全信用信息共享网络方面,成都于2022年底新建市信用信息应用管理平台,构建起信用信息共享、应用的数据底座支撑体系,累计归集整合共享329类、7.1亿余条公共信用信息,收录380余万户市场主体、400余万自然人股东及公司高管等信用信息,实现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商业数据和金融数据的共享融合。

成都构建分布式平台体系,夯实普惠金融覆盖范围。以“交子信易贷”为综合业务平台枢纽,在多领域、多区域构建N个子平台,初步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信易贷”服务体系。目前,全市“信易贷”平台体系已累计注册企业超60万家,入驻金融机构超100家,上架金融产品1500余个。

成都推动多领域同向发展,创新特色金融服务生态。例如,在科创金融领域,围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初创-成长-壮大-成熟”的全生命周期,创新推出“新创贷”“成长贷”“壮大贷”等信贷产品。在知识产权领域,运用区块链技术,让“知本”变资本,在全国首创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应用场景,有效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等。

成都强化双维度支撑配套,提升信贷风险防范能力。在风险分担维度,设立10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在风险防控维度,在全国率先探索打造地方金融监管一体化系统——天府金融风险监测大脑,汇聚20多个市级部门公共数据、人行反洗钱数据、支付宝可疑交易数据,全面实现对全市近300家地方金融组织穿透式监管,初步实现对全市工商企业的风险画像和监测。

下一步怎么做

普惠金融“进度条”已拉满,下一步成都还将怎么做?“持续发力增强‘信易贷’服务质效,助力护航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数”为本加强数据治理,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数据治理体系,提高信用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确保对企业“画像”更精准。

以“融”为先增强枢纽功能,进一步完善信易贷体系内各子平台业务互联互通,实现企业“一点登录、多平台共享”的便捷功能。

 以“用”为上加强应用创新,进一步推动“交子信易贷”与新网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合作,推进业务系统直连对接和产品创新,综合运用人脸识别、生物探针、设备指纹、关联网络等技术手段把控审贷关键环节,实现秒级响应。

以“效”为要加强政策配套,进一步完善“政策找企业”机制,为企业精准匹配融资贷款需求;启动天府金融风险监测大脑二期建设,形成“监管+服务”的全方位金融护盾,提升金融机构在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