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成都经济风景线|③从产业园到“成卢滋”,成都航空产业的南北双星

来源:看度•广播 2023年12月21日 15:57

航空制造业有“工业之花”的称号,它的产业链长、附加值高,涉及几百个专业门类,对产业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成都历来高度重视该产业的发展,从参与国产飞机ARJ21、C919的研发,到仅用4年就跃然于世的新都区航空大部件产业集群,再到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项目的落户…… 成都航空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在今天的《破浪前行又一年,风景这边独好》系列报道中,就让我们去看一看《成都蓄势腾飞的蓝天梦》。

(C919  图据东航)

4月29号上午8:25分,由国产大飞机C919执飞的东航MU9197航班搭载135名旅客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于11:05分,平稳降落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这是C919开启常态化商业运营的首个航班任务,吸引了很多飞友专程打卡体验。从座椅到餐食,从客舱服务到飞行的平稳性,大家都对C919的表现给予了肯定。

作为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全国共有数百家企业参与研制、生产C919,其中不乏“成都力量。”

(航空大部件产业园 图据新都区)

石板滩,一个蕴涵着田园诗意的名字。谁曾想仅仅用了四年时间,这一片恬静的土地就变成了包含航空大部件、航空发动机、民用大飞机三大板块的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备受大家关注的国产大飞机C919机头就在这里生产。随着产业链、生态圈不断发展壮大,这里还制造了首台全国产化反推短舱整机、建成了亚洲最大热表处理中心。

成都航空产业园作为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的一部分,每每谈及它的发展,功能区投资促进部部长关小倩都充满了自豪:

“目前航空大部件产业园已实现全功能运营,22家企业及功能性平台项目投产。同时我们以数字化、智能化理念建设130余条生产线,围绕成飞构建起“1小时”全链条配套圈,今年10月,航空大部件产业航空大部件产业集群上榜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航空发动机产业园引进叶片、锻件、盘轴、机匣等零部件完整交付能力优质链属企业12家,主要建设航空发动机高端制造集聚区,今年6月全国首台反推整机下线交付,打破国外垄断;民用大飞机产业园目前已签约落户13家成飞民机配套供应商,同时我们以C919机头批产上速率为契机,积极构建本地化具备行业竞争力的产业生态集群,未来机头年产能可达到150台。”

目前,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还在争取商飞备份供应链基地落地到新都,同时强化企业培育,做优企业服务,提升航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谈及未来发展,关小倩说到:“航空产业作为新都区优势高端产业,我们以建圈强链理念高标准规划建设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实现了‘企业得发展、国资得增值、政府得产业、社会得就业’的良好效果。”

(成都双流机场 图据四川机场集团)

如果说,处于成都以北的新都用亮眼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在成都南边有“成卢滋”之称的双流在航空领域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所谓“成卢滋”是人们给双流机场的一个昵称,因为这里起降的八成飞机均为空客,原因之一是四川航空拥有全空客机队。此外,中国运营着A330的16家航司里,有13家航司使用A330飞成都。由于空客的总部在法国图卢兹,成都双流机场被称为“中国的图卢兹”,即“成卢兹”。

基于这样的渊源,“成卢滋”与空客携手“搞起了事情”。

2022年1月,成都市与空客公司、特玛科航空救助公司、欧航航材签订了“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签约仪式。项目选址成都双流,计划总投资不低于60亿元,拟用地面积919亩,规划建设停放125架飞机。目前,项目投运进入倒计时。

(竣工现场 图据双流发布)

成都市双流区航空经济局航空产业部副部长余茂霞介绍说,这个项目是面向各种机型,提供飞机从停放、存储到维修、升级、改装、拆解和回收的一站式服务:

“从产业链上来说,这个项目是以飞机的循环利用,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从产业带动上来说非常有意义,因为国内在老旧飞机的处置上属于空白,这个项目航空产业链上成都参与了全球竞争,成都在全球产业格局上有话语权了,今年年底投运到2030年,它带动的产业规模发展接近400个亿,并且这个新兴的产业带来的是行业的规章制度的颠覆,比如商务部、生环部、海关,有很多创新和突破点,对于未来航空产业发展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今年12月14号,由成都市口岸物流办指导,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主办的“2023年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年会暨第一届第四次会员大会”召开,会上公布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2022年成都市91户规上航空制造企业营业收入达1054亿元,产业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航空制造产业发展再次踏上新台阶。如今,日益构建起的完善的航空制造产业链、航天制造产业链,正推动着成都的航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