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天气易致心血管疾病高发?糖尿病患者又该如何注意?专家建议来了
日前,国家疾控局发布《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强调寒潮易引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而老年人属于高发群体,需要尤其注意。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最常见的表现是肢体无力、语言障碍、偏身麻木或者突然间的意识障碍。此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症状,比如轻微头晕、看东西重影、说话不利索或者轻度无力,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比较轻而容易被忽视。医生提醒出现相关症状,哪怕很轻微,也要引起重视。
最近几天,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体感寒冷。专家提示,低温天气易导致心血管疾病高发,有“三高”及心血管基础病的患者需定期复查。
医生提醒:寒冷季节避免剧烈活动
近期,由于气温骤降和持续低温天气,医院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就诊人数有所增高。寒冷的气温导致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心率加快等症状,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血管疾病。
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中心急诊冠脉病区主任 高海:寒冷季节由于交感神经血管收缩,负荷增加。要尽量减少平时的活动量,也要尽量避免寒冷,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尽量待在屋里温暖的地方。
有“三高”以及心血管基础病的患者在冬季要确保按照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如果病情出现变化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不要随意自行减药或者停药。
糖尿病患者:冬季健康饮食 餐后科学运动
同时,在气候寒冷的冬季,糖尿病患者属于呼吸道疾病易感的高危人群,那糖尿病患者能否接种流感疫苗?天气寒冷气温下降,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哪些风险?又该如何做好健康管理?我们一起来听专家的建议。
专家介绍,冬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等疫苗,做好手卫生和呼吸道防护,减少感染概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 董爱梅:比如说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对于老年的糖尿病病人的话,我们一般是建议接种的。
寒冷天气对于糖尿病患者,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容易感到寒冷。糖尿病还可能引发神经病变,导致糖尿病患者对于温度、冷热的感知力下降,极易引起运动损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 董爱梅:如果您有这种表现的话,那就得警惕一下。运动之前,比如说穿鞋穿袜子,我们穿点白袜子、浅色的袜子,要脚碰伤的话容易发现。有一个专业的话叫间歇性跛行,就是运动间歇出现疼痛,歇一会又能够完全消失,这部分病友们一定要到医院来查一下,来看一看血管是不是安全,是不是健康的。
寒冷的天气还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专家建议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只有通过对血糖水平的监测,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一些人喜欢冬季进补,糖尿病患者在寒冷的冬季应如何做好饮食管理?在日常运动中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来听专家的建议。
健康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秋冬季节人们的食欲往往会增加。然而,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控制饮食,以避免血糖的剧烈波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 董爱梅:在冬天的时候也应当像其他季节一样,我们吃但是不多吃,总量是有个控制的。这样的话,可能就会把糖化控制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血压能够比较稳定。我们鼓励吃一些全谷物食品;肉制品上面我们也适当摄入,一天二、三两的肉;增加青菜的摄入量,我们青菜可以吃一斤到两斤;适当摄入牛奶,一般来说牛奶300毫升每天对大部分人来讲都是健康、是安全的。
寒冷的天气会使人们减少户外运动,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运动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增加体能和维持健康的体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 董爱梅:每周运动量差不多在150分钟左右。我们(糖尿病患者)不同于其他人,我们很多老百姓都喜欢早上起来空腹去活动,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可能更安全的运动是餐后运动。我们餐后运动的话能够降血糖;另一方面的话餐后运动也不容易发生低血糖。
资料来源:央视财经、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