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让人陌生的“尔滨” 到底做对了什么?
“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是这两天不少哈尔滨人的心声。为了招待南方“小土豆”,哈尔滨把家底儿都翻出来了。从冻梨摆盘、冻梨咖啡,到人造月亮、飞马踏冰;白狐接客了、企鹅上街了、连骆驼都从沙漠走上了冰封的江面,中央大街上,本地人半辈子都难得见一回的鄂伦春族人居然在表演驯鹿。为了宠游客,哈尔滨不仅“整活”不断,还在机场建起了更衣室,广场上建起了“温暖驿站”,破旧的公交车牌被连夜撤下,连当地人都哀怨起来:“皇额娘,这样宠孩子的歌,你从来没对我唱过。”这两天的哈尔滨人已经到了看游客攻略才能了解哈尔滨的地步。
不过嘴上开着玩笑,在宠游客这方面,老铁们也没闲着。听到游客抱怨入住的宾馆价格高,出租车司机反手就是一个12345投诉;前两天一位游客晒出68元一份的锅包肉,当地人觉得她被坑了,直接用“差评”把这家餐馆给整歇业了。不少市民自发免费接送游客,还有市民带着孩子在街头向游客赠送暖宝宝。同样是老工业城市,在淄博上演过的剧情,又在哈尔滨再次上演。
不过,和淄博相比,哈尔滨又有着一些不同。作为中国最北端的省会城市,哈尔滨拥有独特的冰雪资源和异域风情,被誉为“东方小巴黎”,还是亚洲唯一一个获得联合国授予的“音乐之都”称号的城市,这些都为哈尔滨的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与其说哈尔滨找到了淄博的流量密码、接住了这泼天的富贵,不如说游客们今天在哈尔滨的所见所闻,本来就是这座城市最真实的样子。
淄博之所以会火,主要是赢在了观念和意识上,而如今的哈尔滨,不仅底子硬,而且上下齐心,内外双修,这个“东北一哥”,称得上是实至名归。不过,观念和服务意识不是朝夕之功,短期集中打造出来的“讨好型市格”,也许能带来爆发性的旅游旺季,能不能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带来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局面,尔滨,你还得多想几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