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市快递业务量达28亿件!成都印发建设“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近日,《成都市建设 “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方案》明确,以“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着力优化快递业发展政策环境,建强成都泛欧泛亚邮政快递物流枢纽网络体系,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快递进厂”“快递出海”“川货寄递”四大工程落地见效。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快递业务量达28亿件,快递业务收入达210亿元,持续保持中西部领先地位。市、县、镇、村四级邮政快递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完善,“快递进村”覆盖率100%,中心城区改建、新建居民小区快递末端服务设施配置水平达100%。智能快件(信包)箱在机关、校园、商厦、交通枢纽场站等场所的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智能快件(信包)箱投递率达30%。环保技术、环保材料广泛应用,建成快递绿色示范网点180个,绿色示范分拨中心15个,循环中转袋使用100%全覆盖,快递网点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设置100%全覆盖。
《方案》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快递发展空间。加快优化枢纽布局,结合成都市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建设等工作,充分发挥“双国际机场”“成都铁路港”等资源禀赋优势,引导快递枢纽集聚发展,加强快递品牌企业培育,强化成都在全国快递业的枢纽地位。
在推进四大工程时,要加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引导重点快递企业参与成都特色农产品项目孵化,推广“一地一品”示范项目。要搭建快递与先进制造业合作交流平台,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在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制造业集聚区布局建设,打造快递服务制造业“金牌项目”。要优化成都航空货运航线网络,支持快递企业与航空公司深度合作、整合资源,充分用好中欧班列的开行规模优势,持续推进中欧班列运输邮件快件;申报交通强国邮政专项试点,建强成都泛欧泛亚邮政快递物流枢纽网络体系。要创新实施“川货寄递”工程,围绕成都产川果、川味、川菜、川茶、川粮油、川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组织邮政快递企业及“金通工程”企业与特色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以及仓配基地对接,协同解决仓储包装、推广销售、寄递物流等环节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