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今天 我们一起缅怀周总理!
今天是2024年1月8日
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8周年的日子
50多年革命生涯,26年总理任期
周总理鞠躬尽瘁,功勋卓著
他的崇高风范,永载史册
今天
让我们一起缅怀周总理
向他致敬
周恩来
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
原籍浙江绍兴
1912年,周恩来就读于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前排中为周恩来)
少年时
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
铿锵话语
是他立下的志向
后来
他求学南开,留学日本、欧洲
1914年7月,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
他赴日留学时为同学写下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约定
1917年9月,周恩来赴日本求学(后排右一)
20世纪20年代初
他到欧洲勤工俭学
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
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的周恩来
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左三为周恩来
1924年
周恩来从欧洲回国
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同时担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
开启了他的军事生涯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的周恩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各地革命力量遭受严重摧残
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也遭到破坏
被迫前往武汉
在严峻的形势下
周恩来提议
设立一个以情报保卫工作为重点的
“特务工作处”
1927年11月14日
中央特科在上海秘密成立
这便是“中央特科”的由来
也是党的第一个专门情报保卫机构
周恩来的深谋远虑
使党的地下工作奔腾不息
为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
周恩来临危受命
赶往西安
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时的周恩来
1937年12月
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到武汉
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周恩来、邓颖超在武汉会见美国著名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
1938年10月
日军侵占广州、武汉后
中国抗日战争逐步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根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
周恩来转战重庆
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
原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
驻重庆办事处二楼周恩来的办公室里
宽大的办公桌上
陈列着一张
发黄的信纸
这是周恩来1943年
在自己45周岁生日当晚写下的
《我的修养要则》

《我的修养要则》手稿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
五、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周恩来在重庆
这份珍贵的精神遗产仿佛一面镜子
透过它,我们能感受到
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
所应有的精神境界
1949年10月1日
这一天
新中国成立了
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
周总理从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上走来
共和国的外交跨上了历史舞台
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
开启了大国外交的宽阔胸怀
新中国成立后
周总理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
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而奔走
1972年5月
周总理被确诊患膀胱癌
但仍继续超负荷工作
周恩来总理在办公室工作 (新华社)
自1974年6月1日住院
到1976年1月8日去世
他共做大小手术13次
约40天左右就要动一次手术
只要身体能够继续支撑
周总理依旧坚持工作
住院期间
他会见外宾65批
在医院召开会议20次
出院开会20次
找人谈工作200次以上
......
在被病痛折磨时他告诉工作人员:
“以后不要再叫我总理
叫恩来就好
我现在没有为人民、为国家
作贡献的能力了”
1972年9月,周恩来和来华访问的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随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外交关系
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1975年9月,在医院,周恩来生前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1976年1月8日
周总理在京逝世
享年78岁
按照他的遗嘱
将骨灰撒向了祖国的山川大海
这位为了党和国家事业
奉献了毕生所有的革命者
最终在大海中得以永生
如果能穿越时空与您对话
我们想告诉您:
共和国的千千万万个地方
就像延安一样
粮食翻了一番又一番
面貌变了一轮又一轮
从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
从北斗组网到火星探测
从空间站建设“大动作”
再到时隔八年
中国航天员再次太空授课
……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中华民族
也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上
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
实现了中国人民的
千年梦想
百年夙愿
当年送别的十里长街
如今也已是十里繁荣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今日盛世,如您所愿
资料综合:时代楷模发布厅、 东部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