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看度深观察|“低空经济”蓄势起飞 成都如何乘风而上?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01月09日 14:04

提到低空经济,很多人可能会一头雾水,低空经济是什么?

根据空域管理相关标准和行业惯例,一般3000米以下空域属于低空。低空经济则是指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拉动有效投资、创造消费需求、提升创新能级的新领域新赛道,将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重要引擎。

而低空经济的典型代表就是无人机产业,作为我国无人机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成都正以无人机产业为牵引,加速发展低空经济。日前,成都市无人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圆桌会议在成都举行,会上发布了国内首个以工业无人机为主体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报告——《成都市无人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成都方案”。

开发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市场环境

成立低空经济关键技术创新中心

作为中国的创新中心之一,成都低空经济也在加速发展,无人机产业加速聚集。数据显示,目前成都的工业无人机产业已处于全国前茅,大型无人机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上市公司中航无人机是国内大型无人机龙头企业,其生产的翼龙系列无人机已出口12个国家,成为“成都造”的一张靓丽名片。此外,还有纵横股份、时代星光、民航二所、中移动成都研究院等一系列无人机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和一大批上下游企业。

image.png

载重3kg的无人机 图据纵横股份官网

面对新一轮的无人机竞速,成都应该如何突围?根据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发布国内首个以工业无人机为主体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报告,提出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成都方案”。《报告》提出,无人机低空飞行的公共基础设施“四张网”建设,建设好“设施网”“通信网”“航路网”“服务网”,让无人机航线和起降场配套资源可公共使用,通过系统规划进行降本增效,实现基于无人机的即时民生综合服务和政府需求综合服务。

如何将方案实施落地?《报告》给出了六点建议,要建立成都市高效快捷的低空经济产业管理体系、出台具有成都特色的无人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和支持措施系列政策文件、充分探索和挖掘成都城市低空空域资源、由国有资本牵头建设成都市无人机低空经济公共基础设施、大力开发成都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市场环境、成立成都市低空经济关键技术创新中心。

构建完善“5+N”产业生态体系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成都工业无人机产业链已集聚上下游企业100余户,产品实现从10千克到吨位级全覆盖,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产业综合竞争力排位全国前三。成都在无人机领域占得先机,与政策支持分不开。2023年10月,成都出台《成都市促进工业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以下简称《政策》),从着力补链强链延链、提升创新发展水平、优化产业发展环境3个方面,共10条政策支持企业加快发展。

具体来看,成都支持产品开拓市场,对研制无人机新产品型号并实现销售的企事业单位,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支持提升发展承载能力,对成功建成无人机试飞基地并向无人机整机企业提供试飞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政策》还从拓宽应用场景、高端人才引育、深化会展赛事等多个方面支持产业发展。

4d78d12f3c43449183f7451cec0c73f0.png

据了解,除了该《政策》,成都还有系列工作举措促进产业发展。例如加快构建集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业基金、领军人才于一体的“5+N”产业生态体系,这些都将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此外,在加快打造公共平台方面,充分发挥成都航空产业基础优势,整合优质创新资源,推动四川省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获批,这是国内首个获批设立的省级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北航创新研究院加速研发和成果转化,面向高端无人飞行器前沿与关键技术、精准高效的数智服务与试验、创新与应用的协同试验,健全无人机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彭州“天空之眼”成功获批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成为西南地区首个以适航试飞为特色的国家级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已为纵横股份、中科灵动、西安羚控等70余户无人机企业提供适航试飞业务。支持淮州机场充分发挥A1类通用机场功能,开通更多低空航线、织密航线网络,积极申报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加快形成以淮州机场为核心的西部通航机场网络体系。

在资源要素保障方面,发挥重产基金、科创基金牵引作用,与市场化基金统筹联动,引导成立四川航空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成都交投航投基金航空产业基金8个、总规模达128.5亿元。

“强产业”与“推应用”双向发力

打造工业无人机第一城

工业无人机是成都目前28条重点产业链之一,2023年,成都提出要聚焦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中国工业无人机第一城,力争2025年工业无人机全产业链规模达到100亿元。

那么如何做实工业无人机第一城?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产业规模看,成都工业无人机整机企业收入规模41亿元,位居全国前三;从企业竞争力来看,成都有3家工业无人机上市企业,同样位居全国前三。同时,成都有规模最大的企业中航无人机,有市场占有率全国第1的垂直起降无人机产品,有出口量全国第1的翼龙系列产品,链主企业竞争力居全国前列。总体来看,成都工业无人机产业链综合竞争力位于全国第一梯队,具备打造工业无人机第一城的基础。

不过,成都目前依旧面临一些短板。从试飞适航条件来看,成都现有低空开放空域范围小,净高不足500米且分布零散,未和相邻市(州)开放空域联网成片。此前,彭州“天空之眼”试飞基地获批、淮州机场进一步拓展功能,可供无人机适航试飞的空域面积拓展至1652平方公里,试飞适航条件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与珠三角区域净高500米以上可供通航飞行的空域面积超1万平方公里相比,应用场景和试飞条件仍有不足,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仍然偏弱。

图片

彭州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 图据成都发布

下一步,成都将深入做好产业政策集成、链主企业引育、重点项目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应用场景拓展、资源要素保障等工作,坚持“强产业”与“推应用”双向发力,高效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力争2025年工业无人机全产业链规模达到100亿元,加快打造我国工业无人机第一城。

WechatIMG596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