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不出来!四川原来真有鱼~子~酱~
这个冬天
“尔滨”让东北老铁们“哈”不出来
鱼子酱也让“川川”变得陌生
虽然新都“小熊猫”的哈尔滨之旅即将结束
但四川产鱼子酱的故事显然“没完”……
回礼“尔滨”开出“隐藏款”
“四川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家乡特产”
最近,哈尔滨的旅游爆火出圈,身处大西南的四川“小熊猫”、广西“砂糖橘”、云南“野生菌”、贵州“折耳根”都开启了“勇闯”哈尔滨之旅。为了感谢东北“老铁们”对小朋友的一路关心和照顾,各省份不约而同送出“回礼”,如砂糖橘、沃柑、松茸饼干、鲜花饼等。
四川送点儿啥?是正宗火锅还是冬天必备豌豆尖儿,是菊乐酸奶还是峨眉山的猴子?网友们“出谋献策”,生怕礼物不够分量。1月8日,四川省文旅厅官方发布回礼备选名单,其中出现了一样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鱼子酱。
四川省文旅厅发布的回礼备选名单
“四川产鱼子酱?”“确定不是豆瓣酱?”评论区里,四川的网友们纷纷“破大防”,“谁家好人活了快三十年不知道自己家乡产鱼子酱?”
的确如此,和鹅肝、松露一道并称为世界三大珍馐的“高端食材”鱼子酱,产地除了欧洲、俄罗斯,还有四川雅安天全。
年产50吨 遥遥领先
“给本地人一点小小的震撼”
鱼子酱被誉为“黑色黄金”,在中国普通食客的眼里,鱼子酱就是“舶来品”,实际不然。目前全球60%的鱼子酱产自中国,其中超12%源自成都的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其生产基地位于雅安,公司总部位于成都,每年从雅安产出的鱼子酱达50吨(2022年数据),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
2022年,润兆渔业在成都彭州自繁自销,生产各种规格的鲟鱼鱼苗达上千万尾,并销往全国各地,已经成为主流的鲟鱼鱼苗供应商之一。在致力于推广销售鲟鱼子酱消费文化和产品的同时,润兆渔业还将优质的鲟鱼受精卵、水花、鱼苗、大规格苗种、鲟鱼成鱼,以及鲟鱼副产品同步推向市场,建立起全覆盖的鲟鱼产销生态链。
四川最大的鱼子酱生产基地则坐落于雅安市天全县,引流二郎山同源山泉,占地约230亩,流水鱼池274口,年产超300万斤。50吨鱼子酱借力四川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远销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以来,雅安鱼子酱出口金额较2018年初次出口翻了3倍,逐步成为国际鱼子酱市场的新宠。如今,雅安占据了全球鱼子酱12%的市场份额,世界上每100克鱼子酱就有12克产自雅安。
找准优势 飞速发展
“主打一送一个本地人不吱声”
追溯起“四川造”鱼子酱的历史,发展时间并不长,本地人的出乎意料也合情合理。四川省水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造”鱼子酱是从2010年以后快速发展起来的,四川地处盆地,四周都是高山,高山冰雪融化的冷水资源非常丰富,在这个方面因地制宜,找准了自己的优势。”
鲟鱼是冷水性鱼类,对水质水温要求很高,需要常年稳定在12℃—23℃,一旦温度过高,鱼就会死亡。而雅安市水质常年稳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天全高山引流的冰雪融水成为了养殖鲟鱼的关键因子。冷水资源搭配流水生态养殖,为鲟鱼打造了“万里挑一”的生长环境。
《四川省“十四五”渔业发展推进方案》中明确,四川将推进冷水鱼产业带建设,建设以雅安市为龙头,沿邛崃、大邑、崇州、都江堰、彭州、什邡等龙门山地区至大巴山南麓为轴线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冷水鱼产业带;建设以宜宾与泸州、安州与江油、青川与剑阁、南江与万源等组团联动、一三产业互动发展的冷水鱼产业带。
2023年,四川还制定了《天府鱼子酱产业集群建设方案》,到2025年,四川鱼子酱产量将达到150吨,成为全国第一。鱼子酱及相关产品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出口创汇3亿元以上。
话已至此,还在等啥?趁着本地人还没反应过来,快来四川“炫”鱼子酱!
资料来源:四川文旅厅、天全县融媒体中心、彭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