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隐藏款!成都,你到底瞒了我们多少“惊喜”!
要问这个冬日谁最火?
那一定是“尔滨”
为了感谢“尔滨”的热情招待
四川文旅向网友征集回礼名单
鱼子酱赫然在列
什么?鱼子酱?
听到四川特产有鱼子酱
本地人瞬间“破防”
“咱家还有鱼子酱?”
既然都“摸底”到这里了
成都的特色农产品也藏不住了!
看看这些你吃过吗?
↓↓↓
都江堰三文鱼
图源:都江堰发布
在龙池镇深山里,有着都江堰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都江堰新联水产三文鱼体验中心。三文鱼对环境和水质要求非常高,这里养殖水源来自光光山上融化流淌的雪水,常年水温在20度以下,而经过山泉水的滋养,三文鱼也成为了龙池镇一道响亮的招牌。依托虹口独有的高山雪融水资源,这里还饲养了金鳟、虹鳟、鲟鱼、西藏亚东鲑、北极红点鲑、青海湖湟鱼等名贵鱼种,在大山深处育出了“海鲜”美味。
都江堰大闸蟹
图源:都江堰发布
在都江堰聚源镇桂桥社区的一处大闸蟹养殖基地,也是目前成都规模最大的一个大闸蟹养殖基地。基地养殖池面积约150亩,水来自不远处的岷江分支——柏木河,蟹苗从江苏空运而来。“都江堰产”大闸蟹的特点是青壳、白肚、金爪,口感回甜,肉质细腻,一般单只重三两左右,大者单只重5两以上。
金堂羊肚菌
图源:金堂发布
“金堂羊肚菌”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量产值均位列全国第一。金堂县内羊肚菌种植2万亩、鲜货产量5000吨、金堂籍农户带动县外种植5万余亩,羊肚菌在金堂的交易量达1万余吨。
金堂油橄榄
图源:金堂发布
油橄榄是金堂的摇钱树,产油量全省第一。目前,全县累计发展油橄榄种植基地7.73万亩;建成种苗繁育基地4个;油橄榄初加工厂3家,引进油橄榄加工线3条,可加工鲜果4.3吨/小时;已注册“阿贝基娜”橄榄茶、“金·阿贝基娜”“聚峰谷”橄榄油等12个本土商标。
金堂甲鱼
图源:金堂发布
金堂年产甲鱼180余吨,占据全成都市85%的主要产量份额。金堂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已培育市场主体8个、甲鱼养殖户20余家,年产甲鱼180余吨,占据全成都市85%的主要产量份额,年产值近千万元,现已注册有“山川源生”“老袁鳖业”“稻野”等甲鱼商标。
简阳鸭嘴鱼
鸭嘴鱼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简阳市八角村近年来,紧盯市场需求根据产业发展规划、群众意愿、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着力发展村级特色产业水产养殖,着重打造“一村一品”,发展鸭嘴鱼特色水产养殖。2023年5月份,简阳市八角村进行了投苗,2023年10月已有一斤半到三斤的鸭嘴鱼660尾左右,产出在140万元左右。
邛崃黑茶
图源:看见邛崃
邛崃具有2000余年产茶历史,是黑茶发源地之一,是川西名优绿茶、黑茶的主产区,荣获“全国茶业百强县”“全国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等荣誉称号。目前,邛崃市茶叶种植面积20余万亩,茶叶生产经营主体150余家,茶农10万余人,邛崃黑茶品牌价值为25.07亿元。
邛崃中蜂蜜
图源:看见邛崃
邛崃中蜂蜜产区地处邛崃山脉,优越的地理环境保证了蜜粉源植物品种的多样性;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蜜源植物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植物花期相互衔接,一年四季花开不断。目前全市有中蜂9万多群,年产量0.4万吨,产值达1.5亿元,基地面积8万亩,辐射带动四川、陕西等省份发展到20万余亩。全市有国家级蜂业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蜜蜂核心育种场1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蜂产品2个,培育出蟲鑫、蜜途之家、天赐贡蜜等品牌。
大邑西岭佛手瓜
大邑县地貌形态的复杂多变,充沛的降雨和充足的光照,孕育出纯净优良的原生态环境。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生产出优质的“西岭佛手瓜”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西岭佛手瓜果皮较同类产品更加翠绿、光滑,单瓜个头大;口感清脆多汁,鲜嫩可口。
彭州莴笋
彭州莴笋以种植规模大、品质优而畅销省内外乃至全国,彭州也因此有着中国“莴笋之乡”的称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彭州莴笋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四川“大地蔬菜”的代表。彭州莴笋生产方式独特,采用“莴笋一稻一莴笋”的种植模式,体现了生态循环的经济价值。
崇州郁金
郁金为崇州特产,主要分布在金马河流域与羊马河流域两岸的崇州市三江镇、江源镇以及双流县金桥镇、新津县兴义镇等乡镇。2003年,农业部中国特产之乡组织委员会正式命名崇州市为国内唯一的“中国郁金之乡”。2009年,崇州郁金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品牌。
青白江川明参
图源:文旅青白江
川明参是青白江主要种植的中药材品种,种植历史长达200余年。青白江的川明参种植地,主要分布在云顶山一带(清泉镇、福洪镇)。2022年,金星村栽种川明参约1030亩,亩产约400公斤,总产量约40万公斤。
青白江区石斛
在青白江有着全球最大的石斛种源库和基因库,被称为“药用植物界的大熊猫”,这里就收集了1097种,约占全球石斛种源的73%。除了赏花,石斛为原料还可制作石斛精油、石斛茶、石斛面膜、石斛牙膏、护手霜、洗发水、沐浴露等产品。不仅可赏、可用、还可以吃!
郫都德源大蒜
图源:郫都发布
郫都区德源街道是成都市最大的种子蒜种植基地,也是成都最大的优质蒜薹原产地之一。这里的村民们世代种植大蒜,据资料查证,早在清乾隆年间,德源大蒜就已远近闻名,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郫都区目前种植面积近2万亩,年产大蒜2万余吨,年产值4亿余元。
郫都唐元韭黄
图源:郫都发布
唐元韭黄是郫都区特色农业的支柱产品之一,历来深受大众喜爱。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前,唐元韭黄的生产面积只有4000余亩,产值6000多万元,产品销售范围仅限产地周边市场,现在唐元韭黄生产面积已发展到了2.4万多亩,产值4.8亿多元。每年有几百吨产品出口到韩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地。
资料来源:都江堰发布、金堂发布、简阳发布、郫都发布、文旅青白江、看见邛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