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作家彭志强:杜甫草堂是诗圣的青春放映机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01月27日 18:01

1月27日下午,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长篇非虚构《游侠杜甫》作者彭志强应邀来到简阳市图书馆,为来自简阳市的作家、诗人和近百名小学生主讲了他的第89场杜甫诗学讲座《诗圣杜甫其实也是一个游侠》。此次讲座,由简阳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简阳市图书馆、简阳市作家协会承办。这也是作家彭志强自长篇新作《游侠杜甫》出版后,首次围绕杜甫的“拜将封侯梦”视角解密诗圣的成长密码。 “杜甫此梦,隐藏于《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后出塞五首》《祭远祖当阳君文》《蜀相》等诗文里。遗憾的是,杜甫不论想官拜宰相‘致君尧舜上’,还是想‘及壮当封侯’,他都没有实现。难得的是,文武双全的杜甫最终以诗至圣,成了千年以来的读书人学习的榜样。”

9c818824f51434bf13556db7ed4a25e9.jpg

拜将封侯,是杜甫家族传统

在简阳这场杜诗讲座中,作家彭志强从“杜甫成为盛唐游侠的时代呼唤”“杜甫追求文武双全的家族传统”“杜甫为国为民的英雄主义情怀”三个部分讲解了青少年时期的杜甫立志拜将封侯的故事。

“杜甫擅长读书与写作,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说‘诗是吾家事’,写诗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最终以诗至圣,即被后人加冠‘诗圣’,这些大家多有耳闻。杜甫还擅长于骑射,醉心于剑术,立志要封侯,可能会让人感到陌生。”彭志强说,在《后出塞五首》中,杜甫就有“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之言,这组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冬天,安禄山反唐之初。“那时,杜甫在长安求官谋职,因给唐玄宗献赋有功,刚被授‘右卫帅府胄曹参军’,尽管没有从军参战,但他借助叙写唐代募兵制下的一个应募者形象和故事,袒露了自己的拜将封侯梦。杜甫诗中所言‘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其实也是自己渴望建功立业。”

追根溯源杜甫的“拜将封侯梦”,可追至他的远祖杜预。“杜预是三国后期继诸葛亮、司马懿之后又一个擅长以谋略作战的英雄人物。此人先是因具有文武奇才入幕司马昭,娶司马昭妹妹(司马懿之女)高陆公主为妻,封丰乐亭侯,在魏灭蜀之战中是主力军统帅、征西将军钟会的长史,在晋灭吴之战中曾三陈平吴策,担任镇南大将军,灭吴后又进封当阳县侯,死后还被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文散官最高官阶),谥号‘成’侯,从此成为整个杜氏家族追求‘拜将封侯’的奋斗榜样。杜甫三十岁那年,他在洛阳偃师杜预墓前所写散文《祭远祖当阳君文》就说,‘十三叶孙甫,谨以寒食之奠,敢昭告于先祖晋驸马都尉镇南大将军当阳成侯之灵:初陶唐出自伊祁,圣人之后,世食旧德。降及武库,应乎虬精。恭闻渊深,罕得窥测,勇功是立,智名克彰。缮甲江陵,祲清东吴,建侯于荆’,此文‘小子筑室,首阳之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正是诗圣现存诗文最早披露自己的‘拜将封侯梦’。”彭志强说,所以后来在成都武侯祠凭吊诸葛亮,杜甫写下《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时会泪流满面,“他这正是借助诸葛亮人生故事感叹自己努力半生仍然没法实现‘拜将封侯’或‘出将入相’,愧对远祖杜预”。“杜预对杜甫的影响深远,杜甫知兵法善谋略,可能也跟杜预有关。比如出任华州司功参军时写的《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比如客居蜀地所写的《东西两川说》《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等散文,就深谙兵法之道。至于安史之乱期间所写五言古诗《前出塞九首》‘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更是作战致胜良策。”

杜甫草堂,是诗圣青春放映机

杜甫,为何会成长为一个游侠?甚至蜕变为一个为国为民的诗圣?

“杜甫从小向往游侠,渴望成为游侠,一是时代呼唤,二是家人影响。唐,以武立国,尚武精神不止于唐太宗李世民,即便是女皇武则天也首创了武举,到了李白、杜甫、王维所处的唐玄宗时代,朝廷不断征战开疆拓土,甚至催生了王翰、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等一大批渴望建功立业的边塞诗人。其中,杜甫的好友高适、岑参都有从军经历。父亲杜闲所任兖州司马(从五品下)、朝议大夫(正五品下),一会儿是武职,一会儿是文官,都在高标准要求盛唐人才必须能文能武。其实,三度拜相的燕国公张说,也曾被唐玄宗拜将。让文官拜将,让武官入相,唐玄宗励精图治的开元年间,成就了大批文武人才。加上从小跟随尚武的二姑父裴荣期成长,杜甫很早就因观赏剑舞而迷恋于剑术,并且精于骑射。比如大约24岁那年,杜甫在洛阳所作的五言律诗《夜宴左氏庄》,他自绘了‘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这样一个青年杜甫形象。是的,这时的杜甫不仅勤奋读书,而且剑不离身。在此之前,杜甫已完成郇瑕游、吴越游两次仗剑远游,此诗尾句故有‘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之叹,他是回到家乡后仍对江南之行念念不忘。”彭志强说,再从《望岳》《壮游》《遣怀》等诗看杜甫的游侠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壮游》交代与好友苏源明的齐赵游,一个放荡不羁的游侠杜甫形象便扑面而来:‘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比如《遣怀》书写与李白、高适的梁宋游,更有杜甫杀气腾腾的诗句‘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这是后人难以想象的诗圣形象。原来,他不仅洒脱豪迈,而且文武双全,甚至放荡不羁。”

“杜甫以诗至圣,从家族影响看,还是深受远祖杜预的精神感召。杜甫的儒家思想和仁者情怀,就源于杜预。杜预不仅精通谋略善于打仗,生前还撰有儒学经典《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被誉‘杜武库’,此书经过唐人义疏后一度成为唐代学子应试科举前的教科书,他堪称‘儒学大师’。杜预在唐太宗时与孔子同列历代先贤先儒,在唐德宗时被追封古代名将设庙享奠,此人也是明代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文武双全人物代表。”彭志强介绍道。

fbe62098315be50a9ebc5d34ce0c6d49.jpg

讲座中,彭志强不断闪回杜甫客居成都草堂的身影。“现在的成都杜甫草堂,就如同诗圣的青春放映机。你看他在草堂客居期间,就常写诗追忆少年生活,比如《百忧集行》,他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比如李白、王维都曾同题书写游侠的《少年行》,杜甫在成都草堂也曾同题竞技,其《少年行》写过三首,‘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他不一定喜欢这样放肆的少年,但他一定经常回味自己骑胡马纵横山水的游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