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看度深观察|抢占新能源汽车“快车道” 成都塑造未来交通新优势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02月02日 16:03
摘要:2024年成都两会特辑

新质生产力就是通过新技术、新能源去培育高端的、绿色的、智能化的产品,然后通过这些要素形成社会生产力。

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三部曲。

成都的整车制造能力和零部件供应能力协同得比较好,可以说成都的汽车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024年成都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成都将坚定不移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成都异军突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现出新质生产力的哪些特质,塑造未来交通新优势,成都又将如何发力?2月2日,《两会“云”客厅 成都上“新”了——看度新闻2024年成都两会融媒体特别策划》邀请了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和成都市人大代表、博世汽车部件(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文晓进行了对话。

image.png

产业链完整 市场广阔

成都新能源汽车发展潜力巨大

看度新闻:2023年,成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产业建圈强链28条重点产业链之中,还印发了《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成都的汽车企业代表,博世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做出了哪些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胡文晓:博世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供应商,从“弱混或纯电动的48V电池”到“提升续航里程的智能解耦制动系统”,从“碳化硅芯片”到“800V电桥”,我们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做了很多前瞻布局。因为成都丰富的资源要素,广阔的消费市场,以及辐射东亚、东南亚甚至欧洲的地理优势。2013年,博世在成都的制造基地开始投产,经过11年的发展,目前我们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已经提供给58家整车厂,并且出口到14个国家。

看度新闻:2023年,成都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数据显示,去年成都汽车产量83.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8万辆,且去年成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过22万辆,全国排名第五。朱教授如何评价成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成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优势是什么?

朱明皓:通过近几年的观察,成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得非常迅速,从整车设计,到零部件生产,到整车组装,再到后期服务,整个产业链条都是完整的。同时既有吉利、一汽大众等国内知名企业落户,也有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长期深耕,所以成都的整车制造能力和零部件供应能力协同得比较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成都之所以能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我觉得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成都是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既能面向国内市场,也能面向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其次,成都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600万辆,说明成都是消费非常活跃的地方,在活跃的消费之下,自然能吸引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优秀企业落户,推动产业发展。最后,还得益于成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特别是在工业软件、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布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样就解决了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后顾之忧。

a9597c827d8946fba74bd90409633898.png

人工智能+绿色能源 拉动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典型的新质生产力

看度新闻: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其中新能源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请问朱教授新能源汽车产业算是新质生产力吗?

朱明皓: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新质生产力应该从三个角度去考虑:新技术、新能源、高质量。对新能源汽车来说,一方面它的交互应用范围很广,运用了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其实是个大号的“充电宝”,应用的是绿色能源;最后,新能源汽车搭载的是智能化平台,是个智能产品,同时它还能拉动整个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产业增值和增值扩张。从这些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

fbaa2d27-2945-4cf6-877c-22827264eb8a.jpg

local for local→local for global→global for global

积极面对壁垒挑战 坚定做好全球布局

看度新闻:据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从车企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在飞速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哪些挑战呢?

胡文晓:从商业角度来看,中国有近100家汽车品牌,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可以帮助产业快速迭代,但同时意味着优胜劣汰,如何盈利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从产业的角度来看,第一步是local for local本地服务于本地,第二步是local for global即出口,第三步是global for global也就是全球的生产布局,目前第一步是存量市场,市场增量主要来自于第二步,但势必会面临贸易和关税的壁垒,所以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走稳走好第三步;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未来的出行一定是动力总成多元化的时代,包括锂电、氢燃料、绿色甲醇、以及石油等能源,在技术快速迭代的现在,如何把握好技术路线,鼓励原创性创新,做到多元共兴,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看度新闻:对于这些挑战,我国的汽车企业应如何突围?对于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又有哪些建议?

朱明皓:中国的汽车产业非常庞大,特别是一些传统汽车在技术研发、产业化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那么他们更应该抓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由于需要的零部件会大幅减少,我们在想能不能打通各个零部件企业,建立一个大型的总成平台,来破除产业之间的供应链阻碍。

对于成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我建议首先引育结合,一方面引进汽车新势力企业,形成更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培育本土优秀汽车企业,形成与新势力相竞争的格局;同时完善产业基础建设,大力培育零部件、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等企业,鼓励本土企业与龙头企业合作,在学习中形成自主产业能力;再次,用好汽车的运行数据,消费者的使用数据,创造出更多由数据要素所驱动的价值;最后用好成都优质高校资源,引导高校科技成果创新转化,吸纳更多人才加入企业,支撑产业快速发展。

image.png

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再到智能网联汽车

在未来,汽车将不再只是汽车

看度新闻:我们现在谈新能源汽车往往会和智能网联化联系起来,《成都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布局在东部新区简州智能装备制造新城、龙泉汽车城等产业园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会成为新趋势?

朱明皓: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到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三部曲。其中,新能源汽车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比如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可以像供电系统一样给各个电器供电,可以获取、传输、计算数据,让车与车之间拥有了交互的可能性。在这些基础之上,再让车与路实现协同,就形成了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化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之所以成为新趋势,因为它不仅对汽车企业来说是机会,还会促进通信、算法等其他产业的发展。

看度新闻:围绕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家目前有哪些布局?

朱明皓: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近几年,国家在车路协同研发、车辆操作系统等方面都有比较重大的技术研发布局,同时还设立了成都等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不仅在上牌、通行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更多便利,还在技术、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可以说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看度新闻: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博世汽车有哪些方面的布局呢?

胡文晓:近几年,博世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面都加大了研发和投资力度。比如我们的线控转向系统、智能解耦助力系统、车辆运动智控系统、泊车软件解决方案等,都可以更好地赋能主机厂,并助力中国电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看度新闻:对于新能源汽车,未来有哪些想象?

朱明皓:在未来,汽车将不再只是汽车,而是在绿色排放的前提下,由4个轮子承载的充满未来科技感的交互智能平台,它就像一个大电脑,一个大手机,给予我们生活更多方便。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最大的特征就是会进行数据的获取、传输与计算,随着生活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面对随时随地产生的巨量数据又应如何处理?算力会给城市带来哪些变化?明天请关注《两会“云”客厅成都上“新”了》看度新闻2024年成都两会融媒体特别策划第三期。

图片

点击图片观看直播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