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12345亲清在线”焕新升级 “蓉易+”六大场景都有什么?
一年之际在于春,龙年的首个工作日,成都新春第一会召开,聚焦“提能‘12345亲清在线’ 做优一流营商环境”。继2023年发布集成让企业少跑路的“蓉易办”、让企业多受益的政策“蓉易享”、让企业少烦恼的“12345助企热线”和企业多沟通的“蓉易见”四位一体服务方式后,2月18日,“12345亲清在线”“蓉易+”再次发布更新系列应用场景,进一步擦亮“12345亲清在线”亲商助企城市特色品牌。
从2023到2024,“12345亲清在线”“蓉易+”亲商助企城市特色品牌有哪些场景,经历了哪些焕新升级,一图读懂。
“蓉易享”应用场景
2023年,为解决惠企政策“找不到、读不懂、办不了” 的问题,成都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建立了“天府蓉易享政策找企业”智能服务平台,着力推动惠企政策集中汇聚、精准查询、主动推送、在线申报、高效兑现,旨在为经营主体提供 “找得到、读得懂、办得了”的线上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
大多数企业面对海量政策文件,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适合自身的内容,为提升经营主体的感受度,2024年“蓉易享”最新打造政策推荐功能,为经营主体提供“政策找企业精准匹配,企业查政策快速推荐”的特色应用场景。
政策找企业精准匹配:此前,一项政策为国际医疗保险直付服务奖励(世界500强保险机构),通过惠企政策“画像”的法人类型、机构类型、失信情况、纳税情况与企业法人“画像”的法人性质、经营范围、处罚事项、纳税额8个数据项之间的比对匹配,找到符合享受奖励政策的企业174家,平台向清单内的企业发送短信或站内信息后,6家企业进行了线上申报,其中3家企业通过审批、获得政策奖励。
企业查政策快速推荐:提供两种便捷易享的方式:第一种是极速推送,企业登录状态下自动带入名称(游客模式需填入企业名称),通过智能匹配,平台推送企业可能享受到的政策事项。如需进一步精准,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可点击页面显示的标签,按需做更精细的筛选;第二种是智能推荐,无需提供企业名称,直接点击各类别标签,可查阅相关标签领域内的政策事项。
“蓉易贷”应用场景
“蓉易贷”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旨在构建多样化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以成都交子金控集团为统一运营主体,以天府金融风险监测大脑作为统一数据底座,打通统一的银政通专线,打造全市统一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品牌,有效解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堵点、痛点、难点。实现数据多跑路、用户少跑路、机构高效放款、融资成本降低。
从“平台繁多”到“统一入口”:目前,全市主要有8个普惠金融产品及平台,较为分散,存在用户在不同平台、不同金融机构重复注册、重复填报信息等问题。打造“蓉易贷”,纳入全市行业管理部门现有及未来普惠金融产品、政策,统一业务办理入口,实现用户统一身份认证,一次注册信息全通,提高用户便捷度。
从“线下审批复杂”到“网上一键办理”:目前,企业市民获取金融服务,需要多次到线下网点,进行沟通、申请、审批等流程,耗费大量时间成本。打造“蓉易贷”,提供线上金融服务,用户可以在网上一键实现“申请-审批-发放”,提高融资效率和用户体验。目前,创业担保贷全流程已从2个月压缩至3天。
从“机构惜贷慎贷”到“贷款更容易”:以前,用户金融相关数据没有统一归集、运用,导致信息不对称、信任难建立,因此,金融机构放款意愿不强,用户信贷可得性较低。打造“蓉易贷”,汇聚公共数据、金融数据、第三方数据,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产品、用户双画像及政策、用户双画像,搭建信用桥梁,精准匹配金融产品、政策,有效提升用户金融服务获得感。
从“金融业务搞不懂”到“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会出现不了解、不会选、用不好适合金融政策和服务等问题。打造“蓉易贷”,通过纳入全市信贷融资、股权投资、上市辅导等金融服务及产品,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智能匹配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精准推送中央、省市惠企惠民金融服务政策。目前,已实现超30款产品的汇集展示。
平台将于3月31日前正式上线,实现“融资产品找得到”。6月30日前实现“融资产品办得快”,8月31日前实现“融资产品推得准”,未来,将“蓉易贷”打造成为立足成都、覆盖全省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品牌。
“蓉易诉”应用场景
“蓉易诉”在线诉讼平台,借力智慧司法更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助推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聚焦全链需求,实现诉讼服务“一网通办”:以诉讼程序为视角,全过程布局33个应用场景,从立案到执行,企业通过平台即可办理所有诉讼业务。聚焦专业化案件办理,搭建知产、金融、证券虚假陈述、破产四大功能模块,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累计提供各类服务260余万件(次)。
突出重点诉求,实现涉企解纷“精准高效”:优化企业多元解纷供给,“蓉易诉”链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940名解纷员随时在线提供服务,2023年化解纠纷16余万件。为解决企业“立案难”,平台支持民事、行政、执行、仲裁立案,基本涵盖涉企案件类型,累计完成网上立案23万余件。为了让企业“少跑路”,还配套支持网上缴费退费等功能,仅2023年在线庭审就有2.5万余件(次)。
打破时空局限,实现在线服务“触手可及”:持续优化平台应用,扩大“掌上办案”场景,让企业随时随地享受“无差别”服务,2023年有七千余起案件实现跨域立案。有的司法服务还跨越国别界限,如在一起涉外商事案件中,通过“蓉易诉”快速完成对在英国的中国籍当事人的身份认证,降低海外材料送达和身份公证的时间成本。
拓展线下载体,实现服务模式“多元可选”:为了让企业体验到更优的诉讼服务,打造“蓉易诉”实体空间,建立24小时自助法院,全天候为企业敞开大门。在部分律所及司法所设立15个5G智慧参审室,沉浸式布设平台功能,便利企业就近参诉解纷。
目前,“蓉易诉”打通了“3+1”使用通道,电脑端、APP端、微信小程序端实现一键进入,“天府市民云”上线“蓉易诉”链接,实现一键即转。下一步,市法院将继续推动“蓉易诉”融入智慧蓉城建设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增设经营风险问答、执行数据采集推送等服务,力促“蓉易诉”功能更强、体验更优。
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实施方案
针对2023年较多市场主体通过12345热线平台等渠道,集中反映在开具无违法违规证明过程中遇到的“三多一长两不清”(开具证明数量多、申请行政机关多、办理流程多,等待时间长,不清楚办理地址和手续)难题,对申请上市、贷款融资、申报政策等造成诸多影响,成都市发改委深入落实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和市委“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坚持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突出数据赋能、协同联动、依法依规,创新推行以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推进部门信息共享、业务流程再造,成都市市场主体只需开具一份专用信用报告,即可代替一摞无违法违规证明。
用户侧多渠道获取报告,实现“一次申请”:线上渠道,市场主体可通过移动端和电脑端,分别在“天府蓉易办”平台、“信用中国(四川成都)”网站获取和下载报告。企业对证明时间范围、领域进行菜单式勾选后,系统将立即生成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报告。线下渠道,市场主体可在市和区(市)县政务服务中心查询打印报告。
应用侧多场景认可报告,实现“一纸证明”:在申请上市、挂牌、再融资、发行债券、并购重组、银行贷款、招投标、产权交易、申报政策、评优评先等应用场景中,市场主体均可直接使用专用信用报告,证明在我市行政区域内相关领域无违法违规情况,让办事化繁为简。
移动端数字化使用报告,实现“一码通行”:为最大程度便利市场主体,我们将在实现报告查询、下载、打印功能的基础上,在移动端提供“合规一码通”二维码,索证单位可扫描二维码直接查看市场主体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
“蓉税乐企”应用场景
成都税务聚焦企业初创、成长、成熟各阶段涉税需求,打造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蓉税乐企”品牌,与纳税人缴费人同心同行,让企业办税缴费更智能、更便捷、更省心。
智能快办—助力企业开业即开票:企业在初创阶段,对开业开办、办税缴费业务不了解、有疑问。为此,成都税务打造智能快办服务场景,实现开业一次办、开业即开票。纳税人在电子税务局提交身份信息、银行账户等相关材料,即可自动办理开业环节的全部涉税事项,开票等待时间从2天缩减至半小时,实现智能办、快速办。开业后,纳税人即享“全市通办”标准化服务,可以在电子税务局7×24小时全天候网上办理222项常见业务,在全市任何一个综合办税服务厅就近办理234项线下业务。
信用管家—助力企业防风险谋发展:企业成长阶段,业务规模扩张、资金需求增大,发展动能和涉税风险成为了新的关注点。为此,成都税务推出信用管家服务,助力企业防风险、谋发展。通过信用健康体检,企业可以在电子税务局和微信征纳互动平台第一时间查看逾期申报等失信预警和修复提醒,及时对涉税行为进行修正纠偏。2023年,全市共有51.73万户次企业享受了预警提醒服务,纳税信用等级AB级纳税人较上年增加4.92万户。通过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高信用等级纳税人可以在电子税务局在线申请“税电指数贷”等37款“银税互动”贷款产品,使“信用”变为“资产”。2023年全市6万余户企业成功申请“银税互动”贷款,金额超600亿元。
乐企直连—助力企业降成本提效能:企业成熟阶段,生产经营全面规范、供需关系相对稳定,对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税费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成都税务推出乐企直连,为企业降成本、提效能。通过税务和企业数据直连,在订单生成、商品出库、资金结算等环节,自动开具发票、自动计算税款、自动申报缴税,实现“业务、财务、税务”的深度融合,大幅降低发票管理等运营成本,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最后一公里”。2023年,某大型电商在乐企直连模式下,自动开具发票2.24亿张,节约成本1800万元。
“蓉易用”应用场景
针对数据要素流通面临有数不敢供、用数找不到、有了却不会用等诸多问题,成都数据集团围绕如何实现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重点提供以下三项服务:
为满足企业有数可用,汇好资源让数据供得出:依托智慧蓉城数据资源底座,已支撑了10余万家企业实现电子证照线上办理,帮助了1万余家企业享受普惠金融服务,累计打造了40多个典型应用场景。今年还将加大数据供给力度,计划汇聚超过10亿条公共数据以及500亿条行业数据,联合生态伙伴打造近千个数据产品和应用场景,满足企业对高价值、高质量数据的需求。
为满足企业用数安全,建好平台让数据流得动:已建设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和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平台,为公共数据供给和行业数据融通架起桥梁;准备打造可信数据空间和数据资产账户,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让企业安全用数、放心用数;还将联合高校、运营商等单位打造数据要素流通实验室,开展数据资产图谱、协同计算等前沿研究;将建好数据要素生产制造环境,打通数据要素流通管道,提升数据汇聚和流动的能力,力争实现“即取即用”。
为满足企业配套需求,搞好服务让数据用得好:已打造“超算+智算+云计算”多元融合算力体系,提供更加普惠、更加安全可信的存、算一体化服务;汇聚部分行业优势资源,提供政策对接、产品展示、需求发布、人才培训等生态运营服务;今年还将新增数据治理、合规认证、价值评估等第三方专业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