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东莞3人返工时患“经济舱综合征”身亡,医生提醒长时间坐车坐飞机须适当活动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02月23日 12:06

近日,记者从东莞多家医疗机构了解到,在近期的春节假期后返工路途中,出现了多名因为长时间坐车导致急性肺栓塞的患者,有三人不幸身亡,连续坐车时间都在20至30小时。

WechatIMG4013.jpg

医护人员紧急抢救 图据广州日报

医生指出,这种疾病常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而肺栓塞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重在预防。如长时间坐车、坐飞机,建议至少半小时活动一次,适当对小腿进行按摩,尽可能多喝一点水。一旦有胸闷,气短不适症状,应尽早就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主任郭伟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空间有限,人们长时间坐着,血液循环相对较慢,血液黏稠度相对较高,容易发生血栓事件,“严重的还可能发生猝死。”郭伟建议,乘客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过道走一走。

人体的静脉出现血栓的几率很高。久躺、久坐、久站会导致局部血流速度过缓,甚至出现血液淤滞,容易在静脉中凝成血块。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高发。郑州卫健委曾提醒,在慢慢堵塞血管的过程中,血栓会无数次向人们发出预警信号,出现以下两种情况,需要警惕下肢静脉血栓。

间歇性跛行

下肢血管缺血时,容易导致行走时腿疼,休息后可缓解,再次行走时疼痛又出现,即“间歇性跛行”。如果忽视下肢动脉堵塞,病情进一步进展,就有可能导致下肢严重缺血,即使不行走也会疼痛。

单侧下肢水肿

如果发现两只脚或两条腿水肿的程度不一致,或一侧不肿另一侧肿,往往是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表现。血栓堵塞了静脉血管,导致血液回流不畅,进而引起形成血栓那一侧肢体水肿,同时会有皮肤发凉、易发生溃疡等表现。

如果长时间坐着或卧床后站起活动时,感觉胸闷气短,甚至突然晕倒,要警惕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堵塞了肺动脉。肺动脉栓塞严重时可导致猝死,应尽快就诊。

那么,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的旅途更舒服呢?

头枕靠垫保护颈椎

对颈椎、腰椎本身就有问题的人来说,旅途,尤其是长途旅途,也是一种考验。为了避免腰椎、颈椎可能出现各种不适,出行前可以自行准备护颈枕、靠垫等,也可以向乘务人员提出相应要求。

戴耳机耳塞防噪音

在飞行过程中肯定有一定的噪音,有些乘客可能难以适应。为了避免这种不适,在飞行过程中可以提前准备耳塞或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机,对老年人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经常出差的人也可以备上。

慢病患者需带够药

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用药,人们在飞行或旅游前,要将自己常吃的药带足,而且轻易不要换药。如果出门前更换药物或没有按时服药,相当于打破了这种“平衡”。一旦如此,血压、血糖的指标都容易出现异常。

飞机餐可多喝少吃

适量多饮水可以稀释血液,有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飞机上多喝水可以促进排尿。排尿能够起到一定的“冲刷”作用,也会“迫使”人们多行走。此外,飞机餐的营养搭配不一定合理,建议飞行途中不要吃太多飞机上的餐食。

突发疾病别存侥幸

低血压、高血压、低血糖都是飞行途中比较可怕的事情。如果在飞行途中感到不舒服,千万别耗着,也别存侥幸心理,应尽快进行检查或服药,并向机组人员说明自己的情况。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