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连坐20小时车后身亡,医师:“经济舱综合征”重在预防
近日,记者从东莞多家医疗机构了解到,在近期的春节假期后返工路途中,出现了多名因为长时间坐车导致急性肺栓塞的患者,有三人不幸身亡,连续坐车时间都在20至30小时。
据报道,2月17日,47岁的敖女士在乘坐了20多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后,从遵义老家赶到东莞。下车后没走多远,她突然晕厥,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医院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时,她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医护人员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把她转运回医院急诊科抢救。26分钟后,她恢复心跳,但血氧低,心跳不稳定,心跳仍反复停止。医生表示,患者查下肢静脉彩超提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结合病史,诊断为长时间坐车导致的急性肺栓塞,也就是“经济舱综合征”。医院全力救治,在心肺复苏仪、呼吸机辅助下为她做介入治疗。术后送急危重症医学部继续救治。患者心跳、血氧逐渐恢复稳定,但一直深度昏迷,瞳孔散大固定,考虑缺血缺氧性脑病,难以逆转。2月20日上午,敖女士丈夫决定将其转运回老家。2月21日,敖女士已经确认死亡。敖女士生前在厚街镇一家工厂打工,她匆匆赶回来上班,没想到却成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相关词条登上微博热搜后,不少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类似经历:
“每次从放假、返工都要坐8个多小时的高铁,总是会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以为是晕高铁。”
“我试过开22个小时的车,下车那一刻天旋地转。”
“开车30多个小时,路上的时候我就胸闷、气短,还恶心、呕吐、吃不下东西。”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郭壮波表示,临床上,“经济舱综合征”患者通常表现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咯血等不适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晕厥、休克,甚至猝死。
有不少网友表示,第一次听说这个“病”,并称之为“穷病”,认为要是坐头等舱、一等座就不会得这病。对此,郭壮波认为,这一说法并不准确,“经济舱综合征”在医学上归属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疾病,不只是坐经济舱,乘坐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任何等级座位,都可能发生该病症。
经济舱综合征重在预防。医生表示,长时间坐车后,一旦有胸闷,气短不适症状,应尽早就医。长时间坐车、坐飞机,一定要注意增加活动时间和活动频率,建议至少半小时活动一次,适当对小腿进行按摩,尽可能多喝一点水。
资料来源:南方日报、正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