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六大工程 塑造十大消费场景 成都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月28日,看度新闻记者获悉,《成都市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昨日已印发。《实施方案》明确,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着眼服务全国大局,发挥成都消费引领带动作用,强化首位城市责任,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和高水平开放有机结合,加快建设蕴含天府文化特色、彰显公园城市特质和引领国际时尚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实施方案》提出,成都将实施消费新高地建设、消费新空间打造、消费新场景塑造、消费新模式培育、消费新格局构建和消费新环境营造六大工程,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支持春熙路、交子公园打造千亿级商圈
聚焦消费新高地建设,成都将迭代升级首店经济,发布机会清单引进高能级首店,并支持品牌企业在市外、省外、国(境)外及各类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引导线上知名品牌在成都开设实体店、快闪店。推动“成都服务”品牌建设,到2027年,推广100家天府名店,打造5个天府美食特色街区,打造“十二月市”城市消费品牌,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塑造成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文化品牌和特色标识。促进老字号品牌传承创新,支持郫县豆瓣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引导老字号创新推出国潮新品,推动春熙路、文殊坊等打造老字号集聚区。
在消费新空间打造方面,成都将完善全域消费空间建设机制、提升田园林盘消费魅力、拓展亲水活力消费空间、做优做强县域商业体系、构筑山地生态消费新高地、加快建设“两山”消费基础设施、打造时尚文化消费圈。其中,打造时尚文化消费圈将支持春熙路商圈、交子公园商圈打造千亿级商圈,加快培育蓉北、西博城、空港新城和东安湖商圈,支持有条件的商圈打造离境退税特色街区,并升级培育宽窄巷子等高品质步行街,支持打造环城生态区等消费新空间等。
十大消费场景激发消费动力
川酿佳肴消费场景、余音绕蓉消费场景、今夜无眠消费场景、熊猫家园消费场景……《实施方案》提出将塑造十大消费场景。
川酿佳肴消费场景将打造玉林路、西门里等一批美食新地标,建设沸腾里等一批“美食+户外露营”新场景。
余音绕蓉消费场景将规划建设四川戏剧特色街,提质升级成都川剧艺术中心、金沙演艺综合体、成都城市音乐厅等一批场馆。
今夜无眠消费场景将优化提升“夜游锦江”等特色品牌,打造一批特色餐饮酒吧街区和“夜猫子”打卡地,培育夜市、夜宵、夜秀、夜营、夜校等夜间消费热点。
熊猫家园消费场景将推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熊猫谷等项目提档升级;鼓励大熊猫IP矩阵开发,与社交网络平台合作推广“国民熊猫爱豆”,培育舞台剧、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文创设计等衍生业态。
天府文旅消费场景将推进天府文化公园、高校博物馆群落建设,升级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城市文化地标。持续发布“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推动创建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和美乡村消费场景将创新“特色古镇、川西林盘、农业园区(景区)”多元融合模式,加快成都安仁文博文旅示范区、元通熊猫古镇等载体建设,提振乡村消费,助力乡村振兴。
会展博览消费场景将实施名展(会)、名馆、名企、名业培育行动,培育招引国际国内知名会展企业来蓉创办时尚消费类展会。
运动赛事消费场景将积极申办高级别国际赛事,做优成都马拉松等自主品牌赛事,引培电竞职业赛事。
公园绿道消费场景将依托绿道、城市公园有机植入特色商业、运动休闲、房车露营、音乐节会等消费业态。创新公园绿道运营管理模式,支持移动市集、移动餐车、移动店铺等户外商业形态等。
教育医疗消费场景将促进干细胞等前沿医疗技术研发和应用转化,鼓励有条件的市级医院与企业合作申请相关临床研究机构和项目“双备案”等。
打造成德眉资1小时消费出行圈
在构建消费新格局方面,将打造成德眉资1小时消费出行圈,加快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推动成都都市圈文旅“一卡通”,实现成德眉资交通枢纽与消费资源互联互通。
推动都市圈消费资源共享共赢、联动开展都市圈消费促进活动、配合实施消费品产业链全川布局、做强做优旅游枢纽功能、完善成渝消费领域合作机制,共建国际消费目的地核心区,比如打造西部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联合申报“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博览会,建设川渝商品海内外展示展销中心,推动商品出圈出海等。
多措并举营造消费新环境
消费新环境营造方面,将提升国际空港枢纽能级;增强国际陆港承载功能;加快完善通道网络体系;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人员出入境便利措施,争取川渝144小时过境免签实现政策联动,开展川渝两地“此进彼出”试点;优化涉外支付环境,如争取设立市内免税店,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社会版应用程序等;提升消费服务国际化水平,拓展重点商圈“一站式”便民服务功能,在春熙路商圈、西博城商圈等区域建立城市候机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