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任梁父亲要求下架AI复原视频,律师:逝者肖像仍受法律保护
“李玟”坐在镜头前和观众打招呼,视频和声音却由AI生成,去世八个月的她突然被数字永生,对着粉丝说:“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我一直能感受到你们无尽的爱和支持。”3月13日,一条李玟被AI“复活”的视频登上微博热搜。
近期,一些网络博主使用AI技术“复活”逝世明星的做法备受争议。除了李玟,同时被数字还原的还有张国荣、高以翔、乔任梁等离我们远去的公众人物。而在视频评论区,有人打着温情的名义,趁机做起AI推广、收费服务……
3月16日,针对儿子肖像被侵权使用一事,乔任梁父亲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他已经看到网上传播开来的“儿子被复活”影像,不能接受,感到不舒适,希望对方尽快下架,“他们未征求我们同意,是我侄女刷到视频发给我的,这是在揭伤疤。”
17日,江歌妈妈在相关话题发文谈“AI复活亲人”:不接受!如果能“复活”,也仅限于我亲自来做这件事!

不少网友看不下去了,表示“别再消费逝者”。



记者曾联系采访多个AI复活类账号。采访中发现,这些号称用高科技治愈人心的账号,背后不少成立有专业团队,有一些还在朋友圈招学徒、招代理。自称科技暖人心,实则打着一通精明的“算盘”,用AI换脸逝世明星,引流,收费。
3月13日,记者与发布该段视频的博主联系,对方迅速发来了一则收费清单,简单表示:制作逝世艺人的视频不收费,复活其他逝者则要授权一定手工费。被引流来的用户,需要按照时常和呈现效果,向账号背后的人,转账198-598元费用,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完成交易。
视频在网络引发侵权争议后,一些账号陆续下架了AI复活视频。热评区,有网友留言:并不是人家本人意识,属于自我感动了……
追溯人工智能技术的衍变和发展,能够看出,AI技术复活逝者,并不是新近发生。2024年初,音乐人包小柏用AI“复活”爱女,就曾引发过大规模的讨论,“感动”和“排斥”两种声音,几乎同时出现。电影《流浪地球2》上映时,刘德华饰演的父亲在女儿丫丫弥留之际选择将其意识存进“550A”,这一行为也曾挑起观众对于伦理、对于道德不同立场的思考。
那么回归李玟、高以翔、乔任梁等逝世明星被AI“复活”的事情上,为何会引发众多不满的声音?
有学者提出,它与前些事例所涉及的法理讨论,存在根本区别,主要在于制作视频的博主,以盈利为目的,但未获得逝者家属的授权和同意。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良善表示。目前技术支持下的“复活”,本质上是利用深度合成技术生成虚拟人或者数字人,需要使用死者的人脸、声音等各种数据,配合自己的目的制作相应的内容。
但是据《民法典》第101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他人肖像。
他告诉记者,逝者的肖像、名誉权,仍受法律保护。《民法典》第994条明确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2023年1月10日,我国正式施行《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关于AI技术应用的边界,相关规定已经进行说明:如经被编辑对象的同意,不属于违法。如未经被编辑对象的同意,但用于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也不违法。但用AI技术复活“偶像”这种行为不合法,出于营利、博眼球、诈骗等违法目的,则构成侵权甚至是刑事犯罪。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