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优势 抢抓机遇 成都青白江加快打造中国西南“酒仓”
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临近,成都全域散发着“糖的甜、酒的香”。3月18日,在春糖召开之前,一场集结国内外头部酒商的“2024杰出酒商大会”成功举行,作为糖酒会史上首次开展的专业性会议配套活动,率先一步点燃酒类行业热点话题,围绕酒商群体长足发展,有效搭建起行业交流平台。
根据消费市场与行业趋势,大会对外发布《中国酒商发展报告》,深度剖析了酒类行业发展的综合现象。面对《报告》所展现的广阔市场,成都市青白江区作“相约青白江 以酒话未来”专题推介,通过四个“有”,全方位展示青白江突出优势,重点突出“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的城市定位,向国内外优质企业抛出“橄榄枝”。
优势转化:以枢纽功能激发产业活力
随着一列列国际班列进出,远自欧洲、蒙俄等地而来的国别产品踏进青白江亚蓉欧国家(商品)馆,成为成都最具国际范的代表地之一。相继有意大利、法国等34个场馆入驻,涉及各类酒类、食品单品超3万种。
在这个新兴的港口城市,青白江区由“工业立区”走向“港口立城”再到“开放立区”,坚持扩大开放,不经意间与国内国际众多知名酒商结缘,受通道和物流加持,为一众企业解决了多种运输难题。
其中,“有国际战略大通道”体现了青白江健全完善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陆海货运配送体系。数据显示,青白江由单一国内物流基地成长为多元国际门户枢纽,以中欧班列为引领,形成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连接境内外138个城市,为各类商品进出口提供了便捷通道,并根据企业对全程供应链服务的需求,在德国、波兰、荷兰等地设立海外仓43个,实现全欧快速提货、集货及装箱。
青白江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如此,整体下来,国际班列还有着明显的成本比较优势,相较于空运和海运,班列运输时间仅为海运的1/3,成本仅为空运的1/6到1/8。”
“有稳定安全大物流”则是青白江加速补链、持续强链的实践成效。通过整合各类资源,青白江形成了数字化一站式供应链仓储配送体系,加上铁海联运、铁水联运、公铁联运等不间断运行,构建起名副其实的综合物流枢纽。目前,青白江全区已落地中国物流、中外运等近200家物流龙头企业,聚集约1400家货运企业,建成投运41个仓储物流园区,含12个白酒存储园区。
据介绍,基于现有资源,青白江未来将致力于打造西南“酒仓”,通过分类建设酒类专用高标准仓库,为广大酒商提供最合适、最安全、最充足的仓储解决方案。
抢抓机遇:以营商环境提振投资信心
此次大会具有多个“首次”意义,是难得的行业交流盛会。借助本次酒商大会沟通平台和合作纽带,青白江区聚力开放创新,把糖酒会当做招商会,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大力开展糖酒头部企业招商。
从“吸引力”来讲,青白江凭借不断增强的市场潜力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准确回应企业家的投资顾虑,从源头上强化投资者信心。
首先,“有增长潜力大市场”。青白江区抢先丰富消费元素,广泛覆盖国内国际的超大消费市场,作为成都国际门户枢纽的重要组成,背靠四川6万亿元消费市场,辐射境内外近30亿人口市场。通过深度链接贸易与消费优势,推动“川用川进”,助力企业拓展超大规模市场。
以亚蓉欧国家(商品)馆为典型,通过“线上销售+线下体验+保税仓储物流”一体化经营模式,不断引进总经销、总代理商,构建起集商品展示、批发零售、物流集散和结算为一体的开放平台。
其次,“有国际一流大环境”。青白江始终坚持服务至上,营造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受“大营商环境”影响,不断推动制度创新、机制创新。
这期间,在全国首创“内陆综保区通关一体化”运行模式,货物进口通关时间压缩24小时以上、出口通关时间压缩36小时以上,有效降低了时间、资金成本。同时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试验田”作用,形成了134项制度创新经验成果,43项获国家部委或省级复制推广。
通过这次会议让更多酒类大商、流通大商看到青白江发展前景,从酒业出发挖掘城市投资潜力。“听了青白江的推介,我很感兴趣。它有中欧班列,有稳定的仓储和物流,对我后续的外贸业务比较有帮助,所以我们想实地去了解下,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河南省漯河市酒业协会秘书长黄金永表示。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对青白江食品产业的深度了解,3月23日至25日,青白江还将接续举办“首届亚蓉欧进口商品交易会”系列活动,邀请企业实地走进青白江深化交流,延续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