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列!“成都造”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达速试跑
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完成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完成达速试跑,实现了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性能验证,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这辆氢能源市域列车生产下线于成都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中车长客生产基地。
据了解,该列车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联合成都轨道集团共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全球首列时速160公里氢能源市域列车,于2022年12月28日首次在成都新津下线。

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 图据成都经信发布
记者了解到,此款列车内置氢能动力系统,采用自主开发的氢电混动能量控制系统。试验过程中,列车以160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行,每公里实际运行平均能耗为5千瓦时,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
不同于传统列车依靠化石能源或从接触网获取电能驱动,这次成功达速运行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内置氢能动力系统,为车辆运行提供强劲持久的动力源,“此次试验首次验证了氢能列车在零下25摄氏度至零上35摄氏度环境温度下的实际性能,试验结果中各指标均达到车辆设计要求,车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车长客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新技术研究部副部长王健介绍。

列车内景 图据新津发布
在荣创新能厂房“系统装备区”,一个个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齐排列,每个发动机系统大小不足2立方米,却承载着带动百吨轨道列车运行的重要任务。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心脏”,也是其最核心的部位正是这样的“小”电堆。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氢能及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荣创新能董事长陈维荣表示,目前氢燃料电池已开始在乘用车、客车、物流车、市政车以及发电等领域推广应用。
位于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荣创新能公司 图据新津发布
陈维荣带领的研发团队通过技术攻关破题之后,目前团队研发的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最高能量转化效率达到64.47%,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由于摆脱了接触网运行条件的束缚,车辆可以广泛应用于现存的非电气化线路区段,大幅提升市域车辆的应用范围,同时避免了进行电气化改造带来的庞大基建投入和维护成本。”陈维荣说,目前氢燃料电池已开始在乘用车、客车、物流车、市政车以及发电等领域推广应用。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津发布、成都经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