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我们用Ai画了个仙女,下凡谈恋爱了!成都市广播电视台AI系列川剧故事动画片《芙蓉花仙》今日上线
川剧,承载着人民的情感与文化认同。我们深知传统艺术的价值,同时,我们也致力于探索创新,将最先进的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第11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以川剧《芙蓉花仙》为灵感,运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致敬经典。
20世纪80年代由新都县川剧团 (今成都市芙蓉花川剧团)根据传统川剧 《花仙剑》 改编,在内容和形式上均进行了大胆创新,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全剧围绕主人公芙蓉与书生陈秋林之间的仙凡之恋,展现了芙蓉“温柔刚强,不惧寒霜”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压迫的反抗和自由的向往。
1980年3月8日,《芙蓉花仙》 首次演出,演出之后迅速轰动全国,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芙蓉花仙热”。《芙蓉花仙》 能够取得如此大的反响,广受大众喜爱,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其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同时又大胆改革,创新传承。
1984年6月,新都县川剧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此后不仅接连在全国各地演出,更是先后赴日本、朝鲜、蒙古国、新加坡、西班牙等10余个国家进行访问演出,受到广泛赞誉和欢迎,被誉为改革开放时期的“新一代川剧”。
1988年,陈智林在香港演出川剧《芙蓉花仙》周嘉仪摄
同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将《芙蓉花仙》 拍摄为戏曲艺术片,搬上荧幕。1997 年,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新都县委宣传部、四川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川剧电视艺术片《芙蓉花仙》,获1997年中国电视戏曲展播活动古装剧一等奖。
如今,距离 《芙蓉花仙》 首次演出已四十余年,饰演芙蓉仙子和书生陈秋林的川剧艺术家也换了一位又一位,但《芙蓉花仙》的故事将一直流传下去。
我们致敬川剧经典,不仅是因为它的艺术价值,更是因为它代表着我们的文化传承。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将通过AIGC创新应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华文明、天府文化的魅力,展示出我们在创新领域的决心和实力。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始终秉持着传承与创新的理念,率先创立AIGC创新应用工作室,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推广传统文化,同时,也将不断探索新的技术,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为传统文化插上未来的翅膀,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借助AI的力量,我们可以打造全新的文化体验,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助力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见证中华文明、天府文化的魅力。